难忘最爱的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深情,因为我对这,片片土地,爱的深沉!”
土地,给了万物成长之基点,包纳万物而默默无闻……
无声无息,无时无刻,奉献着她的魅力和神奇……
就在这片神奇的热区土地上,在这贫瘠并不肥沃的土地上,开出了一颗颗美丽的南国之花,她美观而不拘一格,她挺拔而恰到好处,她娇羞而大方自然……
远观之,貌似最最平凡不过的南国小窗而已;近观之,则多了一份淳朴自谦之态。
她高大,宛若树木,却轻轻的,在土地上,长出一个个黄金似的果实……
她,是树薯,也是木薯的别名,来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在热区俨然成了一种标志性的记号……
初见她,是在2012年的7月份,和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及站团队成员参加广东各县市的调查,一路随处可见其倩影,不挑剔,耐性强。
一路颇多见闻,印象甚为深刻……
(一)
广东的云,确实美到骨子里……
透过车窗,依然很美,只可意会……
山,如此之多,灵气悄然而至……
一山却比那山高……
岭南山脉的风采,虽远不及三峡风光的意境,却让我内心甚是折服……
那线条完美而又险峻的山形山貌,魅力至善,刻在心头……
山水之间,尽是画……
小桥流水……
美丽而空灵的画面,需要相互映衬,不增不减,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这幅幅画面,就是前往清远连州木薯种植基地的沿途风景,历历在目……
一路上,与木薯栽培岗位科学家交流,甚是感觉亲和;话虽不多,可听的感觉,也很不错……
真幸运,可以参加此次木薯调研,亲自见证体系人学识的渊博和平易近人……
一路交谈和见闻,让我感觉,木薯体系近些年来承担的重任,确实非凡;体系人亲自下乡服务指导,给予农民的科技福音,也是实实在在;一路上,瞧见木薯栽培种植的面积,确实蛮多,听说之前好些年,木薯是很多农民想种却不敢种的作物……
对木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虽然心头还有很多疑惑不解……
聆听到黄老师耐心和农户讲解木薯栽培种植管理技术,尤其是看到老师那热情洋溢的神情,我想,这,就是科研的魅力;这,或许也是老师可以做到如此不畏路程遥远而奔波来下乡科技调研的理由吧:可以面对面了解原始而真实的田间地头,而后,或许,有更多的科研灵感,走进实验室……
幕幕场面,也深深激活了我内心的热情,这些场面,不也是我曾设想过的吗?确实幸运,虽然有点累,却很喜欢;谢谢,让我看到了方向……
航标之下,也多了一份浅浅的深思……农民,似乎确实需要科技服务,但总感觉,某些观念,或许还需要改进,尤其是对于他们理所当然感觉的打侧枝的做法……我在想,或许,他们这样做,是某种主流观念深刻影响了他们……
农民,最为看重的不是那些细枝末节,而可能更偏向于经济效益如何;或许,当地农业局也需要多承接一些新鲜的来自科研院所的新鲜元素……那样,或许,可以在合理的管理技术下,以及企业的对接;农民的勤劳致富,或许就不是问题了……或许,农民的观念尚有较大的发掘空间,只是有难度而已……比如我自己,要猛然改变一个习惯或者做法,不是一蹴而就即可达到。或许,找到那个最有说服力的,就能接受了;也如自己阅读文字,某些观念不可能改变,而对于某些观念,则感觉到改进的必要性……经验,有些时候,并不可靠;理论研究,也就有了其实践的意义了……
此外,还深深感受到,农户对栽培技术指导的渴望。他们或许很有经验,但对于某些突如其来的情况,比如病虫害,往往显得措手不及。和他们的一席交谈,我感受到作为一个植保工作者的责任。以前,还只是一个表象上的认知。可能也是这三年以来的实验和目前的工作,让我进一步感受到责任的意义。突然觉得,这么多年对植保的坚持,也是正确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自我的意义……继续学习认知,期待能看到农民们那纯朴而满意的笑容……
车内看到,车窗外,依然有太多的小户水稻、蔬菜。那一刻感觉到,我们的农业,早开始了机械化,只是家乡那边还是人工多……原来,这个之前在江苏的认知是有偏差。江苏的农业,确实走在全国前面。或许,农业现代化,与地理位置休戚相关,内心也有那么一些慰藉,原来,还是有太多的农田在种植,依然有如此多的农民顶着烈日,插秧收割水稻……
木薯,带给的内心触动,或许将成为我做好本职农业人员的源动力……
(二)
7月下旬的长沙木薯体系中期考查会议,感觉受益颇多……
或许是对于刚接手的这份工作内容不是特别清晰来龙去脉,做起来多少有些被动。当得知安排我去参加聆听,甚感高兴;可以用心学习和了解整个体系的工作,以及他人的工作,这样或许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变得相对主动得多;也或许可以从大会上取到灵感的源头;带着这些疑惑和目标,确实感受不一样。
每一场报告,都听得格外专注,即使有些内容很陌生,但做好笔记,留下初步印象,可以为以后进一步探讨和提问打下基础……
会议期间,感受最深即是科研管理和科研统筹兼顾的重要性。对于一个项目负责承担者而言,不是说能做出科研成果即可,来龙去脉等相关程序也不可或缺;而对于一个分工明确的产业体系而言,则涉及到科研的协调和统一管理,工作的质量如何,似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
另外,还感受到科技推广工作也需要适应区域发展,而不是一味的重复,做着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不能为了给人看而去做,而是要本着以最适合的方式,做着最适合服务农民的科技工作,兼具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三农服务,仅仅是一个大方向而已,细化的工作,倒不那么简单……要既符合体系要求,又做的符合当地区域农业经济合适而又成效的发展,需要一番用心良苦;这些工作,往往被科技者忽略了;感觉只要在做事即可的心态,往往容易衍生一系列不好的怠慢;而作对该做的事情,或许才是试金石……
感觉体系的专家们和站长们确实都在很努力思考和做着对的事情,只是,或许更多的挑战还在等着体系人去完善……
加油!
(三)
工作几个月有余,对木薯饱含深情和热情。每每安静时,头脑中不由自主迸发出些许调研的画面,以此写成小小的诗歌。
旅途小感
——感于2012.7.24火车上见到木薯之掠影
青山中片片木薯影,
秋水上阵阵绿叶飘;
此身应不离不弃农,
何处当一心一意行。
冰晶的心
——感于2012.7.13木薯某示范县
荒坡之巅,
行行梯田;
株株薯树,
穿透穹宇;
绿影漓动,
人影穿梭;
金秋十月,
大地之望;
雪白纯洁,
木薯香里说丰年;
来年好个秋!
花的快乐
——-感于2012.8.20木薯枝繁叶茂之刻
一花,一米阳光;
一叶,沐浴花光之灵,
一根,缔结黄金之尖。
海天之薯
——-感于2012.9.21海南木薯之特区
一座海,
穿越北纬;
开遍粤西北,
只为农来科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