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品资所选育狼尾草新品种已成为南方九省(区)的当家草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3800多万亩。6月5日,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在海口组织以兰州大学南志标院士为专家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尚忠研究员为副组长的7人专家组,对我院品资所刘国道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高产优质狼尾草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进行了评价。
会议现场
专家组认为,该项目针对畜牧业发展中出现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少、草畜配套和技术集成程度低的产业问题,针对狼尾草远缘杂交不亲合等技术障碍,广泛收集了狼尾草属种质资源,创新了育种技术方法,培育了新品种,构建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和集成产业化发展中草畜配套关键技术。
该项目历时30年,收集并保存了狼尾草属种质资源310份,占我国该属种质资源总数的81.8%,占世界总数的41.6%,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该属保存量最大的国家。
该成果研发了狼尾草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技术,建立了三级保存体系,实现了资源的安全保存,为杂交狼尾草的新品种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攻克了狼尾草种间杂交不亲合的技术难题,研究解决了种间、种内杂交关键技术,并采用远缘杂交、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种间、种内三系配套杂交,选育国家审定新品种13个,新品种比当地主推品种产草量平均增产30%以上,或具有更强的抗性和优异的品质。
该成果还建立了“人工诱导象草开花并与美洲狼尾草不育系杂交制种”技术体系,通过花期调节与核质互作型美洲狼尾草不育系杂交制种,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在北纬28°-30°地区进行杂交狼尾草杂交制种;研制“组培快繁”、“地膜覆盖越冬保苗”等技术,有效克服了种苗生产的时空限制。
实现对狼尾草的高效利用给专家组留下了深刻印象,该研究构建了狼尾草草畜配套高产优质技术体系,确定了刈割青饲和青贮利用为主的狼尾草对不同家畜、不同畜群结构的最佳青饲料配比结构,饲用率提高了34.3%,明确了含水量60%~64%、添加乳酸菌和酶复合青贮剂以及裹包青贮的关键技术。研发了“畜-草-沼”、“猪(沼)-草-羊”等循环利用模式,以及“林(果)-草-畜复合经营”模式,并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