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科技大学教授韩春雨一项有关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进展引发广泛关注,人们惊叹于成果本身的同时,主人公韩春雨在一所不知名高校、以“并不完美”的“出身”,做出了足以让世界惊叹的成绩,引发了一场关于“指标”和科研本真的讨论。
作为科研单位,到底是应该用考评指标体系去督促科研,还是应该在合理的框架下给予科研人员足够的包容和空间?作为个人,是该选择条件、设施、人才济济的一流实验室,还是选择有更大学术自由度和自主权、能够重视自己的普通高校?
应该看到,在当前绝大多数知名研究机构进行人才招聘时,无一例外要求应聘者出身“名门”,划定各种条条框框,要求一定数量的论文等指标,不拘一格“限”人才,限制了“韩春雨们”的发展。
同时,在某些研究机构里,过分强调“指标”也使科研人员疲于奔命,极易滋生科研腐败。为了完成“指标”,有的专家热衷于利用“头衔”申请项目,奔走于各部门之间“打关系”;有的热衷于当“老板”却从不亲自搞研究,把实验室其他人的成果当成自己的成果;更有甚者,直接动用手中学术权力,对不听招呼者在学术上加以“封杀”,使本应风清气正的学术殿堂乌烟瘴气。
与之相对应的是,没有过多“指标”要求的普通高校却能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对“人才”提供支持,使“韩春雨们”拥有充分的科研自由度,这样反而可能做出好的成果。
笔者认为,一流的研究室也好、普通高校也罢,都应积极创造条件,将科研人员从应付繁杂的“指标”体系中解放出来,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和宽容的科研环境,消除科研以“指标”为纲的浮躁之气,让科研回归专心、专业、专注的本真。
科研不是工业生产,只要投入就会按照固定模式产出。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气,更有利于使科研人员耐住寂寞,坚定追求科学真理的坚强意志。
让科研回归本真,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韩春雨成功后“风投”的接踵而至不难看出,市场对于那些具有前沿性的、具有市场转化潜力的科研成果态度积极,也是认可的。调动起市场资金的积极性,使其前移到科研成果的立项和科研过程中来,将大有可为。
让科研回归本真,应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科研环境。任何道德上的高标准、严要求,其实都是对人性的挑战。应该从体制上予以理清,制度上予以配套,生活上予以照顾,让科研人员能够稳下心、放开胆、迈开步、做好事。
(文章摘引自“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