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北京医院。在8楼的一间干部病房里,94岁的原农业部部长何康,接受了《农村工作通讯》专访。在农村改革即将迎来四十周年之际,我们请这位结缘农业70年的“老农人”讲一讲“农业的那些事儿”。
回眸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发展历程,他的身影绕不过去。从1978年出任农林部副部长,到1983年任农牧渔业部部长,到1990年卸任,他执掌大国农业十多年,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科教事业、农产品商品化、乡镇企业等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荣获农业领域最高奖——联合国授予的“世界粮食奖”。
谈到转变干部作风,他说:“要熟悉下情,对农民要有真感情,干农业就要实打实。”
一进病房,正坐在椅子上的老部长就迎着我们关切的目光,站起来热情与我们握手。他满头银发,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聊起天来思维清晰,声音洪亮。
当我们谈起老部长为中国农业做出的贡献时,他很激动,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述过去的许多往事。
老部长在和我们交谈中,一直强调抓农业要实。说到机关里有很多“从家门到校门,毕业后直接进了机关门”的“三门”干部,老部长说:“我当农业部长时就发现很多人讲得很好,实际上没有参加过真正的农业生产,感受不到农民的真实需求。农业部是搞农业的,大学毕业生只有书本上的农业,没有田地里的实践,理论和实践结合不起来是不行的。所以要接地气,要沉下去。我当年就选派一些优秀的年轻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炼,让他们到农村去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农业部选派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始于1986年,如今已坚持了31个春秋,为贫困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助力,同时也为农业系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
不仅“三农”干部要接地气、察实情,“三农”工作更离不开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现在农业部不是一直都在开展百乡万户调查嘛,这个活动就很好。关于调查研究,我当年做的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讲到这个事儿,老部长很是兴奋。当年,正是在他的建议推动下,召开了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会议,成立了全国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委员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任主任,他任副主任。
“你自己的家底儿得清楚呀,不然怎么当家?拿农业来说,有多少土地?多少水面?土地要分类,哪个是肥的,哪个是瘦的?调查清楚了,才能各有对策,找出提高产量的窍门。所以最要紧的就是基础工作要扎实。”老部长的一番话铿锵有力。
这项浩大工程,历经10多年,覆盖全国2000多个县,先后完成了国家和省、地、县各级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阶段性任务,获得了大批翔实的数据资料,为农业区域开发的国家投资立项和农林牧渔各类商品基地建设,以及重点开发项目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万里同志称这项工作是“因地制宜指导农业生产的基本功”。
我们查阅当时的文件和领导讲话材料,多处出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把我们的工作抓深、抓实、抓出成效”这样的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观念从此得到彻底扭转。
谈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时,他说:“要激发亿万农民的内生动力。”
“我们现在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常说的就是要有一个抓手,抓什么?就是现在中央提出的‘双创’。”老部长认为这为激发农业内生动力提供了重大机遇。
“归雁经济”正当时。在辽阔的乡村大地上,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正为农业农村经济绿色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民创造了邓小平同志所称道的‘伟大创造’,那就是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可以说是当时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和抓手。”老部长津津乐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让亿万农民吃饱了饭。吃饱饭之后,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让农民腰包鼓起来。所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并不突然,而是必然。”老部长说,“这也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农民要想依靠一亩三分地致富,根本不可能,必须找出路。出路在哪里?就是搞副业,发展乡镇企业。”
新生事物总是面临着不同的声音和阻力。“我那时候提倡发展乡镇企业,也遭到过批评,很多人说我是不务正业。我说我是‘猪八戒吃猪蹄儿——自己吃自己’。怎么讲?国家没有投资,我们是自己靠自己。这是亿万农民自己的选择。”老部长风趣地说。
“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工作重点后,我们本着立足农业,服务农业的原则,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的储藏、包装、运输、供销等服务业。”老部长讲到,亿万农民和各级党政部门创造性地发展乡镇企业,就地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乡镇企业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龙头,同时还帮助了农村文教卫生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发展,并承担了乡村行政费用等支出。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了“人往乡镇企业去,钱从乡镇企业来”。
农村城镇化由此发端。乡镇企业的发展打破了城乡分割的格局,建立了新型的城乡关系。乡镇企业成为以工哺农的先导力量,为农民开辟了一条“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道路。
时过境迁,乡镇企业因为体制机制等多种原因,虽然走了弯路,但它的基因仍然在农村大地上流淌。“今天抓‘双创’,也要像抓乡镇企业一样,顺应民意,尊重创新,激发亿万农民的内生动力。”老部长说道。
谈到农民增收时,他说:“农业要抓特色产业,只有产业发展了,农业才能增效,农民才能增收,扶贫才有抓手。”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永恒的主题。跟老部长聊农业,不可能不聊农民增收这个话题。老部长以橡胶为例,强调了特色产业对于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
“今天,橡胶已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胶乳、紫胶等相关产品也用途广泛。橡胶的大面积产业化种植,包括林下多种经营等,成为热作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说起橡胶这个他为之奋斗了整整二十六年的事业,老部长两眼放光。
“穷则思变,新中国的天然橡胶产业是被逼出来的。”老部长回忆,1952年,时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副部长的他接到通知,让他去林业部报到,发展橡胶。原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国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天然橡胶作为军需物资严重匮乏。
为什么要种植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不耐高温,用于飞机、卡车等战略物资就不行。在现代战争中,没有天然橡胶,飞机飞不起来,汽车也跑不了。”老部长为我们细心解释。
国家利益面前,唯有知难而进。
筚路蓝缕,砥砺前行。老部长说,面对杂草丛生的荒地荒山,他和员工们自搭茅草房,常与蛇和蜈蚣为伴。他和科技人员、农垦职工成功地在我国北纬18度~24度地区大面积引种天然橡胶成功,打破了《大英百科全书》“橡胶树仅仅生长在界线分明的热带地区——大约赤道南北10度以内”的断言。
好不容易培植成功了橡胶树,割胶又成了新的难题。“毕竟是在热带,胶林密不透风,异常闷热,蚊虫又多。再加上割胶要靠水分作用形成根压,我们只能天不亮就起来割胶。”老部长对当时的创业情景记忆犹新。他兴奋地告诉我们,后来设计了一套装电池的头灯,工人们戴着头灯割胶,解决了摸黑作业的困扰。
“离休后,我还多次去海南、云南、广东农垦考察过,那里的胶农告诉我,他们靠种植橡胶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在橡胶林下,他们搞综合开发经营,有剑麻、咖啡、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这成了当地山区扶贫的一个重要抓手。”老部长告诉我们。
遥想创业之艰,更叹成就之巨。从最初的年产不足万吨,到今天年产70万吨以上,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已稳居世界第五位。
谈到农业新闻宣传时,他说:“不要板着面孔说教,要入情入理,面目可亲。”
老部长很关心农业新闻宣传工作,问起中国农村杂志社的发展情况。当我们跟他汇报杂志社旗下现有8本杂志一个网站,主刊《农村工作通讯》发行量近年来大幅提升,现在月发行量达22万多份,刊发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稿件时,老部长很是高兴地说:“现在农业成就很大,你们要做好宣传工作。”
说到现在纸质媒体受新媒体冲击很大,老部长有自己的看法。“你们杂志有自己的优势,多抓深度报道,多发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做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还是需要看的。讲政策的时候,也不要板着面孔说教,要入情入理,面目可亲。”说到这里,老部长腰一直,眼一瞪,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问我们:“你们喜欢这样的面孔吗?”逗得我们忍俊不禁。
“另外,我给你们提一个建议,多登一些国外的农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是世界的一员,我们应该关注和吸取国外农业的精华。中国人吃自我封闭的亏太大了!面对一个开放的世界,我们应该虚怀若谷,从善如流。你们多介绍一些国外农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这样一方面让全国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开阔眼界,另一方面有了国外和国内的比较,才能促进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有差距的地方才能迎头赶上。”老部长说,“做法嘛,也很简单。订国外几个主要国家的农业杂志,然后择要选取。”
交谈时,老部长时不时俏皮地蹦出几个英语单词,发音地道,用词精准。让我们难以置信的是,他并没有在国外留学久居。老一代农人为了开阔视野而刻苦学习的精神令人感佩!
访谈期间,老部长还给我们讲述了他家庭的革命经历,送给我们一本他家庭共同出版的新书,还坚持要题书留念,“何康”二字苍劲有力。不知不觉间,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我们起身告辞。他指着我们送去的花篮说:“这兰花开得多好啊!谢谢你们,谢谢杂志社的同志们!”他坚持把我们送到了病房门外。
祝愿老部长早日康复,如兰花一般吉祥如意,福寿绵长。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第16期
作者:中国农村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夏树,陈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