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会忘记,那些经典夺目的瞬间;对亲历者来说,更是难以泯灭的记忆和情感。这个瞬间,便是1958年的“迁所建院”,即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从繁华的广州迁到当时穷僻的儋州,同时在此建设华南农学院海南分院。
“我记得这场景,这是一场大台风后,同学们去胶园捡橡胶种子,捡完种子后,老师就在胶园给大家上课。”72岁的王安详拿着这张1958年摄于联昌胶园的照片,反复端详、摩挲,他指着照片上最前列倒数第二的一位男生说,“这是曾仲强同学,没错,就是他。”
近日,在热科院老干部活动中心,王安详、蔡有亲、郑贻春等几位华南农学院海南分院1958届学生、现早已从热科院退休的老人,围着海南日报记者手中的这张照片,反复辩认,但除了“曾仲强”之外,老人们再认不出其他人,甚至连自己在相片上的哪个位置也分辩不出来。
“黑板后是棵大榕树。”蔡有亲说,那棵大榕树他印象特别深刻,“我们经常到胶园去上实践课,带去的黑板就斜靠在那棵大榕树上。当时条件很差,所谓的黑板,其实就是一块简易木板。”
50年前的黑白照片上,胶树茁壮生长着,正像在胶园里上课的这群莘莘学子。他们年轻、好学、满怀希望和理想,无论男女,都是短发和几乎清一色的涤棉短衬衣,手里大都拿着草帽。他们是华南农学院海南分院第一届学生。
王震力主“迁所建院”
王震,一位传奇英雄,一位共和国受人尊敬的国家副主席,他的名字与“两院”紧紧相连。1958年,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从广东“迁所建院”到海南,便是时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王震力主促成的。
如今,“迁所建院”已有半个世纪了,却很少有人知晓这段历史与王震当年的提议密不可分。
“两院”这个名词几度变迁,最早是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和华南农学院海南分院的简称,其后,两个单位几经更名,最后分别更名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院校分离,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并入海南大学,“两院”不复存在。50年里,分分合合,于历史长河不过一瞬间。
年近80岁的王秉忠教授回忆,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的前身是华南特种林业研究所,归国家农业部管,1956年,国家成立农垦部,王震任部长,华南特种林业研究所也划归农垦部管,并更名为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同时王震提出要把研究所搬迁到海南去。
“两院”原党委书记潘衍庆(已故)在他的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我第一次见到王震同志是在1956年,当时他作为中日友好使者从广州经香港去日本,在广州停留期间,他到两院前身———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视察,并对所里高级研究人员及各单位代表讲话,着重指出,我们搞橡胶研究不能把研究所设在远离橡胶植区的广州,而要下迁到海南岛,很好地接触实际。”
王秉忠回忆,王震的提议遭到了当时研究所的一位苏联专家和一些老教授的竭力反对,他们认为科研院所应该建在水电、交通、通讯都很便利的地方,这样才方便与外界的交流和联系。
王秉忠说,那时海南还很落后,非常偏僻。但王震极力主张搬迁。忆起那段往事,王秉忠还很感慨:“王震的态度很坚决,他认为搞橡胶研究就应该到基地去,甚至还说‘如果你们不搬到海南去,农垦部就放弃广东的研究所不要了,我到海南去重建一个研究所。’看到王震搬迁的决心如此之大,大家也不再反对。”
在王震的极力主张下,1958年初,研究所派陆行正、缪希法等会同那大联昌实验站朱荣耀等有关人员,到儋州勘察迁所所址;当年3月,研究所成立搬迁委员会,由何康任主任委员,开始搬迁。“搬迁得很彻底!”79岁的张开明说,大家举家搬迁,当时研究所雇了一条船,把仪器、设备、家具、日常生活用品一齐搬到了海南。
“茅屋大学”招来首届学生
“搬到海南后,条件很艰苦,大家一边割茅草盖茅屋,一边招生。很多学生招来后,看到是‘茅屋大学’都哭了。”老人们回忆,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王震多次到“两院”,与“两院”的师生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就像当年打仗一样,带领师生们一起创业。
1958年从华南农学院到儋州创办华南农学院海南分院的董建华教授,在回忆录中写道:“4名先遣教职工分批下到海南,当我到达校址所在地时,举目四望,只见散落在一片荒草地上的几幢茅房,既没有大门,也没有任何学院的标志。突然间,我悟到了:啊!一所‘茅房大学’!”
“我们来学校报到时,只看到6栋茅草屋,既是教室又是师生宿舍。”王安详是海南文昌人,他刚到学校报到的第三天就遇上了大台风。“简陋的茅屋根本没法抵挡台风,同学们把双层架子床排到一起,顶着茅屋的门,还是被台风掀垮了,很多女同学吓得大哭起来。”台风过后,大家都忙着捡橡胶种子,修复茅屋,“没有一个学生退却,有不少同学还是家庭条件很好的港澳学生和华侨子弟。”
郑贻春回忆,华南农学院海南分院第一届共设热作加工和热作栽培两个专业,招了3个班近200名学生。郑贻春现在还记得,教割胶的老师叫朱贤锦,教育苗栽培的老师是王秉忠。
几位老人回忆,在那个年代,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和华南农学院海南分院基本上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老师既要教学还要从事科研工作,第一任校长和所长是何康同志。“他是我们的主心骨,我们现在还很敬重他!”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何康总给大家以信心和力量,给大家以崇高的精神境界。“台风过后第二天,何康就带着大家举办了一个喜气洋洋的文艺晚会。他还和夫人登台表演,演唱戏剧,给大家带来开心和欢乐,极大地鼓舞了人心。”
在何康的带领下,“两院人”即使每个月只有19斤口粮,也保持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每周六晚上都要开舞会,跳交谊舞。王秉忠说:“条件很艰苦,吃野菜,在茅房里教学搞科研,但想着是为祖国发展战略物资而出力,大家都激情满怀,心里怀着无上的光荣感。”
50年收获成果800项
“迁所建院”这一英明的决策,从此为祖国的热作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科研骨干和后继人才,大大提升了新中国橡胶产业的科技力量,为新中国打破帝国主义封锁、独立自主发展橡胶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中国这个原本不产橡胶,一度被西方大国全面封锁、禁运天然橡胶的国家,成了世界上天然橡胶种植和生产的大国。
如今,原来的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已成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先后取得800多项科技成果,其中有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奖励22项;原华南农学院海南分院发展成华南热带大学并入海南大学,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50年,弹指一挥间,国家的沧桑巨变也折射在一个科研机构、一所大学的发展历程上。
图1. 建校初期,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在儋州宝岛新村迎来第一批学生。图为师生们在茅草房里上课。 杨美 摄
图2. 建校初期,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师生自己动手盖校舍。 杨美 摄
图3. 这是1958年的一场大台风后,华南农学院海南分院的同学们去那大联昌胶园捡橡胶种,捡完胶种后,研究人员就地给学生们上课。 王志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