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南特种林业研究所的筹建
华南特种林业科学研究所是在1953年初开始筹建的,筹备委员会主任是由华南垦殖局李嘉仁副局长兼任,副主任委员由乐天宇、彭光钦、林西3位同志担任。
其行政管理及后勤服务人员等基本上由察哈尔省撤省后的部分干部组成。科研队伍则是由重庆工业试验所、广西桐油研究所的全部研究人员,以及北京中国科学院的部分研究人员组成;后又陆续从全国各地大学抽调了多名高级科教人员,如:四川大学的何敬真教授,山东大学的曾友梅教授,南京农学院的黄宗道讲师,广西大学胡少波副教授(是借调,于1958年返回广西农学院),原广西大学校长李运华教授,原北京中法大学校长齐雅堂教授,以及江苏省的尤其伟教授,南京农学院刘松泉讲师等。后来,每年中央均从全国有关高等院校分配了大批应届毕业生。仅在1953年春季中山大学化学系就分配了10名提前毕业的大学生。
筹建期间,党政机构设有党组,党支部(尚无专职干部);行政机构设办公室、人事、财务、总务、器材组等;科研机构共设9个研究室及资料室(包括图书、编译、摄影)等.
经历一年多的筹建, 于1954年3月在广州沙面珠江路44号(原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地址)正式成立了华南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 所长由李嘉人兼任,副所长为乐天宇、彭光钦和林西。
科研部门分为培育部,下设一室(生态造林),二室(土壤农化),三室(植物生理解剖),四室(植物保护),五室(遗传育种),以及化工部,下设六室(物理化学),七室(机械物理),八室(胶乳),九室(工艺)组成。同时,在广西龙州、海南那大联昌、湛江徐闻坑仔(后迁移到湛江湖光岩)等地设有试验站。1957年又增设了海南万宁兴隆试验站。
二、迁所建院与院校初期发展
在特种林业研究所筹建初期,即存在有关建所地点选择的争论。当时以彭光钦副所长为代表的一批老专家教授认为:研究所应建在交通与生活条件较为方便,科研教育单位较为集中的广州。
而各级领导及广大基层生产科研干部与垦区职工则认为:研究机构不能脱离实际,应建在距离生产第一线较近的地区。 为此,当时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同志亲临研究所,做说服动员工作,并派林西副所长带队前往海南岛选择建所地址。初步选定了海口市五公祠附近。后由于多种原因,此次选址工作未能完成。紧接着就选定了在广州石牌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旁,后来自己命名的“南秀村”的地方,兴建研究楼、宿舍,并于1955年分两批迁往该址。
1958年,全国“大跃进”形势下,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就如何紧跟形势发展展开讨论,迁所建院等问题又重新面临重要选择。为此,当时农垦部部长王震亲自动员,何康所长主持讨论,经充分征求全所广大职工与科研人员意见,最后统一认识,一致认为: 科研所应建在离橡胶生产基地较近的地方。最终,确定了迁所建院的地址:海南岛儋县铺仔。该地点临近几个大的橡胶生产农场,得到当时海南区党委和海南区人民政府以及当时那大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从西庆划入2个生产队,征用铺仔附近一处的部分地方华侨农场土地,作为迁所建院基地。后将所院所在地取名为“宝岛新村”。
当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准备搬迁时,在当时全国“大跃进”形势的推动下,教育界也掀起了大发展的高潮,华南农学院亦准备在海南岛建立一所分院,于是同时与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共同合作。华南农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杜雷同志亲自参加了最后确认建院地址的工作。并派出了农学院的副教务长李锦厚教授担任分院的教务长。
在建院期间,还得到了中山医学院党委与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将梁振威、莫尚得2位资深医生借调到两院工作,帮助所院解决广大职工与科研人员的就医难问题。
初迁到海南儋州时,由于各项工作均处于筹建中,面临困难重重,住房问题难以解决,大家只能在联昌试验站暂住,同时在新址匆匆建了几十栋茅草房,暂供科研与教学使用和广大师生员工居住。后又建了几栋砖瓦房,经院领导讨论,优先分配给部分高级科研人员的居住。
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下迁及华南农学院海南分院的建立后,为适应科研教学工作的需要,对原有的机构进行了合并与调整,将原来按学科设立的研究室改为以作物为对象、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机构,成立了橡胶栽培、热带作物栽培、热带作物产品加工、热带农学和综合技术5个系和图书情报室。
1958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所院第一届党委会,下设有党委办公室,该室人员分工负责组织、宣传宣传、保卫、工会、共青团的工作。1961年,党办下设组织科、宣传科、理论科、青年科。1964年,不设党委办公室而改设政治部,同时设工会、团委、武装部、保卫科。1963年4月30日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大会选出13名党委委员和7名监察委员会委员。1958年迁所建院后就建立了马列主义教研组。初期只有5名教师,组长由当时的院党委副书记武树藩兼任,副组长由当时的宣传部长吴景田兼任。
行政部门设有: 教务处,总务处,人事处,财务处,器材处。初期还有基建处及试验农场等。
为了方便往来的出差人员食宿,及所院对外联系、物资采购供应运输等,分别在北京、广州、湛江、海口等地设立了办事处或工作站。
为了充实两院中层领导干部及各级工作人员,自1959年至1964年6年内,先后多次由农垦部从黑龙江佳木斯农垦局的转业军官中选调了30多人,其中有郭福群、滕世安、杜文义、符能才、王松本、刘凤林、巢炳清、杜发兴、何延丙、谭家琛、杨镁、吴奎、雷涛、杨俊德、周叔余、揭培那、莫雄、李永照、王增锦、余木香、赖岳忠等同志来院工作。
由于离开两院时间较长,现凭记忆整理以上资料,供你们参考。错漏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原刊载于2009年出版的《山野掘伟业——热作两院天然橡胶科教事业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