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我于南方大学结业后,就参加橡胶垦殖工作。1958年调入华南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至1988年退休。我从事橡胶遗传育种工作近40年,同时也做侨务工作近40年。现将我所了解的儋州生产性种植橡胶和我的橡胶育种情况介绍和回顾如下:
1907年,华侨区慕颐最早引种橡胶于儋州,建立那大侨兴胶园。后有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西德、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国家的华侨和华人,回国在儋州投资创建橡胶种植园。现有历史记载的胶园是侨植胶园、联昌胶园、万发胶园、文明胶园、民安胶园、棠阴胶园、许成胶园、侨南胶园、侨相胶园等9个橡胶种植园。总面积12300余亩,种植橡胶30余万株。二战期间损失约50%,战后有几个胶园补种。
1951年,马来西亚华人谢运先生来到儋县考察,得到海南行政公署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接见。在回马来西亚时,海南行政公署签发号召华人华侨回国投资种植橡胶的信函,由谢运先生带这封海南行政公署的号召函到马来西亚吉兰丹州话望生区,那里的华人、华侨得知后,积极响应海南行政公署号召,立志回国投资。当年仅在马来西亚就有几百户华人、华侨回到儋州南辰、夏丰、铺仔、合水山、强东山、大成等地,由华南垦殖局和地方政府相结合划给土地,建起3个华侨投资的华侨场,还有和庆和侨峰2个华侨场。共开垦土地面积7000余亩,种植橡胶25万余株。
1951年的华侨学生,得到广东华侨事务委员会和华南垦殖局的领导关怀,派到南方大学学习培训。我是一个归国华侨,有幸成为南方大学学生。1952年1月,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成立,海南行政公署主任冯白驹兼任局长,领导海南橡胶开发工作。1952年春,我于南方大学结业后就安排到海南垦殖分局下属的那大垦殖所工作。由于我懂得橡胶品种PB86和嫁接工作,分配到那大垦殖所负责有关橡胶品种栽培工作,并协助解决华侨种胶的土地问题。后分配到海南垦殖分局那大橡胶研究站工作(地址联昌胶园)。该站于1953年划归华南特种林业研究所建所筹委会(研究所正式成立时定名为华南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改称那大联昌试验站,也是我们两院迁所建院时的主要基地。从1958年3月华南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下迁儋州建院后,我一直从事橡胶遗传选育种工作到退休。参与选育出两个抗性高产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半个世纪来产量提高5倍。参加《稳定橡胶三倍体新方法及其细胞学研究》,荣获农垦部1980年科技成果一等奖。参与编写《橡胶无性系鉴定方法及其图谱》一书,发行到5省(区),对天然橡胶品种纯化起到重要作用。参加《橡胶树绿色侧枝芽片利用技术及其产胶遗传性的研究》,该成果推广于生产,为快速繁殖优良新品种做出贡献,荣获国家农委、科委1982年国家成果推广、开发奖。
( 杨光凌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艺师 )
(原刊载于2009年出版的《山野掘伟业——热作两院天然橡胶科教事业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