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是1954年正式成立的。成立之前,设立了一个机构,叫“华南亚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筹备处”,设在广州沙面原先的英国领事馆内。该处楼房坐北向南,面对珠江,离珠江堤岸约有几十米远。门前是一个广场,像是公园;里面有个网球场,四周用网围住,防止网球飞出场外。越过球场,就到珠江堤岸;堤上排列着硕大的榕树,枝叶茂密,可为游人遮荫;堤上设有石櫈,供人休息。江上有许多游船,白天停靠在岸边。堤墙上设有专供缚住的这些小游船用的铁环。白天,小船都停靠在岸边;一到傍晚,小船就都活跃起来,载着游客荡漾在珠江水面上。船主们在岸边招揽生意,不断地呼喊着:“游河!游河……!”研究所门外一切是那样悠闲自在,而研究所大楼内的人们正开展着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
研究所门口没有挂单位名称门牌,只在两侧门柱上钉了2个地址编号牌:左边是珠江路44号,右边是珠江路46号。不论白天黑夜,门口都有军警荷枪站岗。
研究所直接由林业部特种林业司领导。其主要任务非常明确,就是研究如何尽快尽好地发展我国天然橡胶。由于当时正处于朝鲜战争时期,而天然橡胶是敏感的战略物资,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正对我国进行封锁、禁运,为了反封锁、反禁运,我们研究发展天然橡胶是保密的,所以,研究所才变得如此神秘。
我是1953年4月从东北调到这里来的。和我一起调来的还有彭定楚、张励斋、张玉璋、吴仕谅、熊同棣、王长焯、孟庆岩、王春仁、髙世植、何永陶、傅广华、髙因民、林文斋、钱万寿、陈宝三等15人。调来之前,我们分别是在东北森林工业总局化工处及其下属3个松根油厂、1个松香厂工作的技术人员。1952年末至1 953年初,中央先撤销了化工处,而后关停了其下属的3个松根油厂和1个松香厂。1953年4月上旬,林业部把我们关停单位的技术人员,集中到林业部重新分配。我们这16位同志,是最早离京奔赴新的单位的。
我们来时,这里的职工人数可能有100多人。当初我被分配到土壤研究室工作。当时化验室还正在安装。我不知道研究所的科研工作是从何时开始的,但从这里一袋袋土壤样品堆积的情况看,至少也在半年以前,因为光从垦区采集这么多土壤样品,就得花相当长的时间。
听说研究所所长是由前任广州市长林西兼任的。不过,到我们来时,他已很少露面。所里的主要工作,是由彭光钦副所长主持的。
“这里是保密机关。”这句话是彭光钦于1953年5月在全所职工大会上宣布的。他要求大家以后给家里或给亲友写信,不得涉及本单位的机关名称,也不可谈及机关领导人的名字。会上他还说,为了避免外国的猜忌,在我们机关名称中,在“热带”两字之前,又特地增加了一个“亚”字。
研究所在沙面时期,工作时间比较特殊。据说这是跟苏联学的。——每天连续工作6小时,没有午休;早餐在实验室吃。每天早上由机关食堂把做好的糕点、豆浆,用车送到所里,由各室辅助人员,按各室事先登记的份数,领回室里。糕点每人一份。饭量大的也可以事先登记2~3份。豆浆则不受限制。
有一天早上,大家已吃过早餐,刚要工作,忽听门口有人吵闹,声音越来越大。原来是彭副所长的夫人吴湘同志前来上班,被门卫战士拦在外面,不能进来。由于吴湘是广东口音,普通话说得不准,而守门的战士又经常换人,不巧,那天来上岗的又全是来此不久的北方人,所以任凭吴湘怎样争辩,门岗一句也没听懂,反正没有证明,就是不给进来。直到所内同志前去解释,这才了事。
这件事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很深——一是同情吴湘同志当时遭受的委屈;再者是我们真是佩服解放军战士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
研究所虽说是对外保密的,但在沙面却广结善缘。因为研究所在复兴路58号租的那幢房子,楼下是个舞厅,面积很大,可以摆放一二百张折椅,所里召开职工大会,或学术报告会就在这里。平时这里屋门紧闭,没人进去;可是每到星期三、星期六这两天晚上,人们鱼贯而入,就热闹起来——举行舞会。研究所主动向南方日报社、广播电台、机关幼儿园等关系户发送舞票。因为应邀而来的舞迷,大多是女的,所以,跳来跳去,有的竟然跳成了研究所里的眷属。
(原刊载于2009年出版的《山野掘伟业——热作两院天然橡胶科教事业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