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然橡胶种植业是在防御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我参加工作的第一项活动就是投入我国天然橡胶种植大发展初期的第一场抗灾工作,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直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那是1952年8月, 我和同班13名同学,从湖北农学院毕业分配到华南垦殖局。说起来有些神秘感,此前,我们已由湖北省分配到本省各县市,随后接到中央有关通知,即从1952年起,凡大专毕业生都要由中央统一分配。于是,我们又重新回到省城同全省大专院校毕业生一起集中学习,而后根据统一分配,我们才来华南垦殖局。开始时,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单位, 是做什么的。直到乘火车到广州,转乘轮船到湛江华南垦殖局的所在地后,才知道是种植天然橡胶,而且对外保密。关于橡胶,在此之前,我们骑过自行车,穿过球鞋,虽然知道这些产品都要用橡胶作原料,但并不晓得橡胶的来源,更没有见过橡胶树,对它可说是一无所知。到华南垦殖局经介绍后,我才认识到发展天然橡胶的重大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同年10月我国出兵朝鲜,抗美援朝;同年12月,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全面的经济封锁、禁运。 橡胶是国防、 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物资, 当然是帝国主义封锁禁运之列。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1951年8月31日,政务院周恩来总理委托陈云副总理召开第100次政务会议,作出了《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以及建立华南橡胶基地的战略决策和大面积种植橡胶的计划。1951年11月成立了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同志为局长的华南垦殖局;同年12月,叶剑英同志带队,组织了一批林业、橡胶方面的专家及一千多名高等农林院校师生深入广东省高州县及雷州半岛对天然橡胶种植分布情况进行广泛调查。1952年2月,为了在1953年3月前完成500万亩橡胶定植任务,抽调了一批地方干部,动员40万民工参加定植工作;同年7月,中央军委抽调了2万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组建两个林业工程师和一个独立团,分赴到海南、粤西和合浦(当时属广西),屯垦戍边,在植胶区组建垦殖场,肩负扩大种植天然橡胶的任务。由此可见,当时党中央对发展天然橡胶是非常重视的。
正当我们准备分配到华南垦殖局下属单位去的时候,一场热带风暴经过海南岛,造成橡胶苗严重受害。于是我们大部分同学被留下来参加处理受害胶苗的工作。由于橡胶种植任务紧迫,而种植的种苗是完全依靠在海南岛解放前留下的少量老胶园中采集的种子来繁殖的。由于橡胶种子来源受限制,橡胶种子非常宝贵,提出了“一粒种子,一两黄金”的口号。为了保证完成育苗任务,大部分种子都集中在海南临高的木排(现在的西流农场)播种育苗,面积达数千亩,号称“亚洲第一大橡胶苗圃”。台风袭击后,这些胶苗还能不能用来种植关系到第一批橡胶种植任务能否完成。胶苗受风害后根皮有发黑现象,怀疑这是否风害引起病害。所以为了处理这批胶苗,还从华南农学院请了2位植物病理教授和3位讲师、助教,再加我们都是学习植保专业的六七名同学,共10多人,在华南垦殖局垦殖处一名科长带领下前往海南木排苗圃。当时湛江到海安的公共汽车很少,我们由局里派出一辆苏制2.5吨的货车送到海安。海安只有几间破旧的木板房和草房,供来往旅客食住。一般车辆难以渡海,华南垦殖局运送物资和苏联专家的车,需要从海军调用登陆艇。海安到海口的渡船,每天也只有一班。我们已赶不上当天的班次,只好在海安住一晚。不过我们因为有专家、科长,没有去住私人客店,而是住进了华南垦殖局专为苏联专家过往建的砖瓦平房招待所。次日才乘船渡海。船在琼州海峡航行了约半天时间才到达海口。到海口后,我们先去了海南垦殖分局。分局陈克攻副局长带领我们前往木排苗圃。这也是我第一次踏上海南岛。无庸讳言,当时的海南确实很荒凉,荒山野岭,野兽出没,人烟稀少。记得有几次晚上,我乘车从木排回海口去消毒培养基。车在公路上奔驰,沿途就可不断地见到南蛇、黄猄、野兔等出没。司机打开车灯照射,一般野兽都会避开灯光跑掉,而惟独野兔却硬沿着灯光路向往前奔跑;只要公路是直的,司机一加速,一定撞上兔子,一路上准可抓到好多只。 有时还可抓到南蛇。所以每往返一次海口,司机都有不少“收获”。不过,海南虽很荒凉,但原始生态好——青山绿水,碧海蓝天,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到处都是等待着人们去开垦的处女地……
经过现场检查,橡胶幼苗根部几乎全部受到伤害,严重的根皮脱落、发黑,都是台风摇撼所造成的。经过分离培养长出细菌,不过都是弱寄生菌或腐生菌,由于当时都是第一次见到胶苗,更从未见过这种受害状况,为了保险起见,对胶苗均进行了消毒处理,即将泥土混以杀菌剂加水拌成泥浆,将胶苗根插入泥浆中,使之粘上一层混有杀菌剂的泥浆。然后运往各垦殖场定植。为了迅速处理这批胶苗,从临高县各地临时招收了一批民工。这些民工几乎一个乡一种语言,我们在指挥他们时,还要带上翻译,有时甚至要带几个。这样夜以继日地大约工作了一个多星期才完成任务。这项工作结束后,同学们才分别分配到粤西和海南农垦分局或所属垦殖场,我则留在总局垦殖处。
这批胶苗种植后生长如何?我曾经先后几次到那些种植的垦殖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这些苗木都恢复生长得很好,伤口都已愈合。这说明橡胶树的再生能力是很强的。
但是灾害不只如此。第一批种植的橡胶,根据当初提出的“先大陆后海南,先草原后森林,先平原后丘陵”的植胶方针,种植在粤西、合浦和海南北部草原地区。由于那里土地贫脊,常风大,特别是冬春寒潮低温,因而胶苗受害严重,生长差,死亡多。受害苗大多茎基部、根部发黑;因此,除低温外,也考虑有无病害的因素。1953年冬,我又参加了由华南垦殖局垦殖处的技术人员和研究所的专家,包括育种和植物病理专业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对这些受害苗进行调查。我们在2名科长的带领下,也是乘坐一辆苏制2.5吨卡车,花时一个月,走遍了湛江北部地区的垦殖场。从受害苗的表现和当地气象资料分析受害的原因,明确完全是由低温寒害所引起,而与寄生性病害没有关系。由此便引起一个小插曲:调查成员中有一位研究所的植物病理研究生周先生,对非自己专业性的调查并不感兴趣,人虽然在调查组,而心却未关注调查,我们大家开玩笑说他只关心自己的专业,他也毫不在意。沿途坐在卡车上,即使颠簸得厉害,他也仍然是专心致志地学习俄语,埋头看一本科技速成俄语课本——华南垦殖局垦殖处请苏联专家的夫人教我们俄语用的教材。以致到调查结束时,他已将这本教材自学完。在此基础上,他很快就掌握了第二外国语——俄语(他原来的英语已有很好基础)。他这种充分利用时间学习钻研外语的精神使我深为钦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以后研究所组织我们学外语时,我就会想起这件事。
通过调查总结,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正确认识橡胶树的生态习性和本地区的环境特点,是大面积种植橡胶树的前提。有了这一前提,才能进而正确制定植胶发展的方针和橡胶科学研究的方向。
首先,从橡胶树生态习性方面看,巴西橡胶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该地区高温多雨而分布均匀,年平均气温25~27 ℃,年较差小,静风,土壤肥沃。属于典型的热带雨林生境。因而,橡胶树长期生长在这样的生境中所形成的独特习性就是,要求温度高、湿度大、降水量丰沛分布均匀、静风的气候,以及热带雨林下肥沃的土壤。所以,世界上传统的橡胶树种植区都分布在低海拔的赤道以南10度到赤道以北15度之间的热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90 % 以上的东南亚就是处于这个热带的地理位置。
其次,从本国自然环境方面看,华南植胶垦区地处热带北缘,在北纬18~24度;年平均温度虽然不低,但变幅大,冬春有低温,降雨也不均匀,旱季长;尤其是夏秋有台风,常风也比较大。这些同典型的热带地区相比有明显的差距。此外,土壤贫瘠。可见,华南并不存在大面积种植橡胶的原始的自然条件,当然也没有大面积种植橡胶的先例。
因此,根据橡胶树生态习性,结合我国植胶地区的环境特点,我们要实现在热带北缘的华南地区大面积植胶的目标,就应该首先选择适宜环境,进而改造环境,方可发展植胶。同时,还必须开展包括抗性高产品种的选育种与推广、抗性高产速生栽培技术措施的橡胶树北移的科学研究。然而,建国初期,即20世纪50年代初期,进行第一批大规模种植橡胶时,一方面迫于当时紧张的国际战争局势,任务十分紧急;另一方面也因我们发展橡胶刚起步,对此尚缺乏实践经验和正确认识,以致遭受严重挫折。这是应该吸取的深刻教训。
(原刊载于2009年出版的《山野掘伟业——热作两院天然橡胶科教事业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