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树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半落叶林中。解放后,我国橡胶树的种植,经历了1951至1952年的‘大发展’,1953年的‘大转弯’,1954—1957年的平稳发展。然而,在1958—1960年的“大跃进”中,我国植胶区特别是海南岛和云南省的西双版纳的热带地区,又一次大面积开发天然林地种植橡胶树,再一次造成了大面积天然林地的生态系统被破坏,而新的橡胶林的生态系统又难于建立的困境。因此,如何在垦殖时进行橡胶林特别是幼龄胶园生态系统建设,便成为橡胶和其他热带作物科技工作者所要共同研究解决的重要任务。20世纪60年代初,我有幸参加了这一工作。回顾40多年来,我国天然橡胶林生态系统从建立到发展的过程,其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前期(“文化大革命”前)
早在1965年,我国橡胶科研部门就已提出了建立标准化的幼龄胶园应实行“四化”,即梯田化、林网化、覆盖化、良种化,缺一不可。这一实践经验的概括是我国橡胶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重要成果,表明我国在建国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植胶过程中,就已吸取经验教训,非常重视橡胶林生态系统的建立。
一、建立试验基地
1958年迁所建院后,即成立了试验农场。三队承担橡胶树种植形式、密度,速生等栽培试验;而五队则承担橡胶树施肥、胶园土壤管理、间作等试验。根据当时“科研、教学、生产三结合”的建院方针,每个队都担负着科研、教学、生产三重任务;科研人员也是如此。三队队长由科研栽培组组长陈作泉兼任;五队队长由科研农化组组长陆行正兼任,并兼执教学院的土壤学课程,经常上午在队布置试验或生产工作,而下午则在课室给学生讲课。我们在胶园布置试验时,也常带学生实习,试验地也是学生实习基地——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三结合”的方针。此外,当时国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生活极其艰苦,每月只供应19斤粮食、半斤花生油;因此,在开展科研试验、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利用业余时间种植木薯、番薯、花生,养猪,种菜,在低洼水田挖鱼塘养鱼——想尽办法自力更生解决生活资料的不足。水田蚂蟥很多,工人不敢下田,只好撒上石灰,队长带头下田。尽管腿上仍旧爬上许多蚂蟥,大家都不退缩,坚持奋斗,也没人叫苦。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全都自建茅草房,长期住在队里,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并一起布置试验……我们就是以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建设试验基地的。
1960年开始先后分别以我院试验农场五队和三队为基地,在这两个队布置了幼龄胶园的间作试验和胶园覆盖试验。幼龄胶园的行距多在8~12米或更宽一些。行间土地充分暴露,水土容易流失,但有充足的阳光,可供短期作物生长。当时,国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利用平地或坡度小的胶园的行间种花生、番薯、旱稻、甘蔗等短期农作物,而在坡度较大的胶园则种植毛蔓豆等覆盖植物,这样不但可以解决经济困难,而且也避免了土壤冲刷问题。在胶园的周边,尽可能保留25米以上的天然林作为防护林带;在靠公路或无天然林的边缘,则营造人工防护林,如种植木麻黄、桉树、台湾相思等乔木。幼龄胶园生态系统的主要模式,多为防护林(天然林或人工林)— 橡胶树 — 短期作物(花生、番薯、旱稻、甘蔗和胡椒等)。有的胶园不宜间种,则在行间保留原生植被(飞机草等)。在保留的原生林中,还保留着山蚂蝗,经过林带时,不小心衣服还会沾着山蚂蝗;有时在试验地,还可看到山鸡、山猪、狐狸之类的野生动物。晚上,常有农民出来打猎,有时在试验地还可拾到被打伤的山猪和狐狸。可见在60年代初期,天然林地的生态系统尚未完全破坏。
二、对植胶垦区进行考察
1960年7月,何康院长率领我院科技人员10余人赴云南西双版纳、德宏、河口及广西等地,对植胶情况进行考察。当时交通条件很差,又正是台风过后,我们清早乘汽车从院部出发,到海口已是下午1时,随即乘船过海,到海安时已是晚上8时。湛江农垦局早已派车在海安迎接。由于道路和天气都不好,车开得慢,我们直到深夜12时才到海滨宾馆(该宾馆是当时湛江最好的宾馆,过去是苏联专家招待所)。湛江农垦局非常热情接待——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我们经过一天行程,已饥肠辘辘,狼吞虎咽地将满桌菜肴一扫而光,后来又加一锅面条也全部吃光。有的同志那一顿晚餐竟吃了12个馒头。由此可见,当时人们缺食饥饿的程度。第二天,我们乘火车到贵阳。由于正是雨季,几位领导在那里等了一周才乘飞机到昆明;其余同志则乘公共汽车,在崎岖的大山公路上缓慢地走了3天才到昆明。在途中,司机还特别停车让我们欣赏黄果树原始风景……。云南农垦局也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住的是最好的宾馆;为了我们考察路上坐得舒服,派了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放上长凳垫上棉毯,作为专车;生产处领导还亲自陪同我们到植胶垦区考察……一路要经过海拔几千米髙的大山密林,弯弯曲曲的公路非常危险,经常可见到一些由于交通事故滚下山底而无法拉上的大大小小车辆。为了安全,我们的车行驶较慢,常常要在大山中途住旅店。晚上,大家都在一个大厅歇息,盖的被褥很脏,甚至还有虱子爬行……条件虽艰苦,但为了开拓国家新兴的植胶事业,大家都毫无怨言。
到西双版纳后,阴雨天较多。为了得到第一手材料,何康院长和黄宗道、刘松泉、许成文、温健等几位专家,乘小木船赴橄榄坝植胶场考察。回西双版纳时正下大雨,无法乘船。为赶时间,他们毅然冒雨步行穿过大山密林,傍晚到达河边。因河水湍急,船工不敢开船。于是,他们说情恳求船工开船;渡河后,接着又光着脚丫走过用电线和竹片搭成的几十米长的小桥,再跨过一条小河沟……颇费周折,直到第二天凌晨,才回到西双版纳。此时,他们已被山蚂蟥咬得满身是血,衣服也被树枝和刺划破了……为了发展祖国天然橡胶事业,我们的领导和专家们就是这样,都不辞辛苦地奔波在第一线。
经过20多天考察后,在西双版纳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召开了全国植胶生产经验交流和计划会议。当时,西双版纳的橡胶种子,都是从海口用美国留下的军用运输机运到昆明后再用汽车运到西双版纳的。我和另外3位同志就是乘这班运橡胶种子的飞机返回到海口的。
这次考察和西双版纳的会议,为以后我国天然橡胶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并制定了规划,对建立胶园合理的间作制度和胶园良好的生态体系起到了促进作用。
1960—1964年,我们对海南的三门坡、南林、南茂、南田、西庆、西培、西联;粤西的南华、五一、东方红、胜利、曙光等20多个植胶场间作、套作、轮作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加上本院调查的结果,综合研究分析,初步确定了关于建立橡胶园生态系统的下列5个问题:
1. 胶园间作的橡胶树茎粗比胶树行间间种覆盖植物的橡胶树增长3%~9%;成龄胶园间种竹薯的产胶量比对照(保留原生植被)增产16%~31%。
2. 根据各植胶区的间作情况,认为适于胶园间作效益较好的短期农作物有花生、番薯、旱稻、玉米、大署,以及豆科覆盖植物。
3. 胶园间作的轮作方式为:豆科—薯类—冬休闲;豆科—禾本科—冬休闲;成龄胶园因树冠较荫蔽,宜采用耐荫、生长期较长的间作物如咖啡、可可、生姜、砂仁、益智、茶等经济作物,或休闲。
4. 胶园间作后,必须加强对间作物的施肥和管理,以避免间作物与胶树争夺养分,影响橡胶树生长。间作物的秸秆可用作胶树的死覆盖物和有机肥,以改善土壤肥力。
5. 胶园养牛积肥,是各植胶场所普遍采用的一项措施。据调查,在胶园设置牛栏,用秸秆、杂草、木屑、土垫栏,每头黄牛可日产牛栏肥30~50公斤,年达11~18吨。这样,30~50头一群黄牛就是一个优质有机肥工厂。
可见,建立一个农、林、牧相结合于一体的胶园生态系统,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人工生物圈,这对于净化环境、提高经济效益都是可行的。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文化大革命”期间)
这一时期,我们的科研工作受“文革”冲击而基本停止;但橡胶树仍在生长,天然橡胶事业也在曲折地继续发展。到70年代,60年代前期种植的胶树多数已经产胶,树冠也已郁闭,行间已不宜再间种短期作物,只有少数行距较宽(15~18米)的胶园,行间还可间种一些耐荫性的作物,如生姜、砂仁、益智、茶、咖啡、可可等。
这一期间,我们对海南、粤西植胶场的胶园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总结,确立了以下2种胶园生态形式。
1. 幼龄胶园:防护林—橡胶树—间作物(甘蔗、菠萝、胡椒、番薯、花生、大薯、旱稻、剑麻等农作物和覆盖作物)。
2. 成龄胶园:防护林—橡胶树—耐荫性的间作物或天然覆盖(自然植被,如飞机草)。间作物多数为耐荫的茶、砂仁、益智、咖啡、可可等。防护林主木为乔木,如桉树、木麻黄、台湾相思等;边行副木为灌木,如油茶、茶叶等。
海南、粤西植胶场多年胶园间作的结果表明,胶园间作可充分利用土地,多层次利用阳光,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和经济效益,为建立天然橡胶生态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
“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海南又一次掀起大开荒髙潮;许多原有的自然林和防护林被砍伐殆尽;生态系统又一次受到严重破坏——原有的山蚂蝗和为数不多的野生动物已绝迹;由此造成自然灾害——台风对胶园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由于许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增长过快,能源缺乏,因而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80年代,中国农学会多次召开立体农业学术研讨会,并邀请我们参加,我们在会上介绍了建立胶园立体农业的经验和概况。在各省区互相交流和讨论时,我对加强农业生态系统建设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1994年曾获中国科协优秀建议一等奖。1993年,我还参加了中国农学会主编的《中国立体农业》一书(该书已出版)中“胶园立体农业模式”这一部分的编写工作。1987年主持编写了《热带北缘橡胶树栽培》一书(该书已出版,获中国优秀图书奖)(罗大敏是广东科技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的《热带北缘橡胶树栽培》一书的执行主编,1985—1987年她专职一人担负了全书的主编、编辑、校对工作,对全文进行逐章逐节的修改,使全书体例统一;并帮助解决出版经费和图书发行等问题。——编者注。)。1983年负责中科院李庆逵主编的《中国红壤》一书(该书已出版,获科技进步一等奖)中“我国热带地区的开发与橡胶树栽培的土壤条件”一章的编写工作。通过以上文章,向全国农业工作者介绍了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的植胶、建立橡胶树和其他热带作物生态系统的经验和概况。
1990年,我接受邀请参加了海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国际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会上,我提交了《海南省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和环境治理研究》的课题可行性报告。当年我们便开始了这项研究工作。以下是此项研究历程的简要记述。
一、1990—1991年进行了调查和考察工作
1. 调查和总结了海南和广东粤西地区十几个植胶场胶园间、套作等立体种植模式和效益。
2. 考察了广西梧州、恭城地区和海南省文昌、儋州市地区农村发展沼气和建设生态村的情况。
二、建立示范基点
根据以上总结的经验和海南省农村的具体情况,我们在儋州市,临高和乐东两县各建立1个示范基点;采用我所较成熟的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结合基点实际情况,制定较全面的措施,将3个基点建成能起一定示范作用的生态村。
⒈ 儋州市和庆镇美万村
美万村原是和庆镇的一个民营林场,主要种植桉树。共48户,200多人,103个劳动力。该村地形属丘陵台地。村里有美万水库,山清水秀,自然条件很好。因此,在建村开发过程中,便形成了“山顶造林,坡中植胶,台地种果树,林间养牛羊,果园养蜂,水库养鸭”的立体产业结构。但由于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许多资源未能合理利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处于不良状态。
1990年,我们橡胶生态课题组进驻美万村蹲点。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采取了大量胶园土壤和胶树叶片样本,进行营养成分的测定。几个青年同志还要和胶工一起测量胶乳,晚上则计算和整理资料……常常工作到深夜。那一段时间工作非常紧张而辛苦,但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对帮助美万村建立生态村充满信心。
美万村当时的党支部黄书记对我们也非常热情。他过去是一位乡村小学教师,对科学技术非常感兴趣,所以,对我们工作也非常支持,也很满意。因此,我们与他配合得很好,工作也很顺利。3年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
⑴建造沼气池,推广节柴灶。
为保护山林,我们先从解决能源问题入手。1991年,我从广西农业厅沼气办公室,请来高级工程沼气专家,并带领建造沼气池和沼气灶的技术工人,到该村办学习班;我们科研人员在该村蹲点1个多月,帮助该村建造沼气池和节柴灶13座,还培训了一支专业队伍。随后,该专业队伍常去帮助其他村建造沼气池和沼气灶。
⑵1992年为该村提供高产优良品系73-397芽条,种植该品系10 公顷(50亩)。
⑶1992年由我院橡胶加工厂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协助该村建造了1座日处理5吨胶乳的胶厂,并投入使用。
⑷1992年对该村进行了村建设的全面规划,绘制了村落建设规划图,并按规划提供了生态住宅设计图。该图画有沼气、太阳能的设备,并按该图修建了8套。当时,我们曾请中央四机部的工程技术专家到该村提供并帮助安装太阳能和风能的设备,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并指导使用和保养设备的技术。后因设备成本较高,未能推广。
⑸对该村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养分分析(采取土壤样本100多个,分析项目800多个)。绘制了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壤养分分布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科学用地和营养诊断施肥的依据。
⑹布置了3个割胶树位采用营养诊断指导施肥措施,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和农药等方面的新技术。
⑺推行立体种植技术,在胶园和果园间种花生、番薯等短期作物和绿肥、牧草等覆盖植物,在胶园和果园行间盖草等。
⑻在幼龄胶园间种牧草作牲畜饲料,促进养殖业发展。
⒉ 乐东县中三等若干村
乐东县中三村等均地处山区,原以猎为生。21世纪80年代开发后,才开始植胶,耕作技术落后。村民生活艰苦,以山上林木为燃料,生态环境日趋恶劣……
1988—1991年,我们先后为乐东县3个村提供了橡胶种苗和传授了栽培技术,帮助他们建立了1 400公顷橡胶园,还指导当地村民在胶园间种花生、番薯、甘蔗,以及豆类等短期作物,以短养长。1992年初,本课题组同志在中三村蹲点,帮助该村建造了沼气池、节柴灶、猪圈和厕所等配套设施,从而改变了猪无圈、人无厕的旧习俗;还培训了一支专业队伍。年底又到另一个村,帮助那里30多户农民建造了新型沼气池和节柴灶,并兴建了猪圈和厕所等配套设施;此外,还帮助该村发展了庭院经济,提供了种苗并传授了栽培技术。从而改善了该村生态环境。
⒊ 临高县尚好、林银村
尚好村为临高老区,全村40户约200多个居民,以水稻生产为主。主要燃料为稻秆、树叶和野草,农民们迫切要求解决燃料问题。为此,1991年,我们帮助该村每户建造了沼气池和节柴灶、猪牛圈和厕所;这就不但解决了长期存在而又急需解决的燃料和照明问题,而且也改变了猪牛无圈、人无厕的旧习俗,使该村生产也有较大发展。此外,还帮助临高县培养了一支建造沼气池的专业队伍;在新建的林银村,为13户农民配套建成13座新型的沼气池、猪圈和厕所,大大改善了该村的生态环境。
1990—1992年,我们在美万、中三、尚好等3个村的基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美万村的成就比较突出。美万村植胶面积至1992年已达12.6公顷(1 789亩),造林面积达407公顷(6105亩),全村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还有果园23.5公顷(325.5亩),鱼塘20.7公顷(310亩)——水上养鸭、水下养鱼。胶、林、果、鱼等四业已成为该村四大经济支柱,而且该村基本建立以林、胶、果、鱼为主体的立体种、养生态模式,土地、水、热等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形成了生态系统内部的良性循环。该村的大环境已形成“山顶造林,山坡植胶,坡下种果树,水域养鱼鸭”的立体农业生态系统。当时,土地利用率已达98%,大大减少了林木的乱砍滥伐。此外,还在堤旁造林种椰树,促进了生态平衡。
3个基点都建造了沼气池,各农户的猪、牛、人粪和秸秆废料均搜集于沼气池。粪便发酵后的沼气用于照明和烹饪,沼气液和渣用作肥料,不仅减少了病虫害,而且肥效髙,既经济又方便。四五口之家养猪2~3头,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相当于600吨薪柴。在房前屋后种植椰树、柑橘、荔枝、龙眼等果树,发展庭院经济,不仅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还增加了经济收入。儋州市美万村1992年兴建了1个日处理5吨的胶乳加工厂和日产1吨的烟胶厂,当年投产后创利润15.6万元。当时,林、胶、果、鱼已成为该村经济四大支柱。全村集体固定资产达900万元,1990年创利润8万元,1992年创利润23万元。1992年,年人均收入达2 800元(1990年为2200元)。1996年,中国农学会召集全国农林科研单位,在海南开展立体农业的讨论,专程去参观了美万村。
总之,3个市县的基点工作都能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和当地农业生产,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建立了种、养、加工等相结合的生态模式;通过物质的多级质能的利用,形成生态系统内部的良性循环,达到综合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和持续发展生产的目的,从而实现生态和经济的两个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3方面效益的统一。
我参加天然橡胶科研工作40多年来,见证了我国天然橡胶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曲折发展过程;深切体会到,许多同志不辞辛苦地为天然橡胶事业奋斗终生,使我国天然橡胶事业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为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过去贫困落后、刀耕火种的海南岛,在新中国成立后,走过了几十年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被破坏的天然生态环境,已逐步得到改善和恢复。其中,文昌的生态文明和儋州市的美万村的立体农业生态系统就是很好的范例。当今,我们不仅要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而且要将其与自然和社会整体环境保护和建设,防治多方面的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不久将来,海南乃至全国将会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我为有幸能投身这一伟大建设事业而自豪。
附录:20世纪60年代初期,两院共同编写了《中国橡胶栽培学》,填补了我国过去没有天然橡胶专著的空白,可作为学院教材和植胶工作者学习专业知识的课本。还编译了国外天然橡胶专著《马来亚橡胶栽培手册》,为天然橡胶生产者和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专业学习资料。
(原刊载于2009年出版的《山野掘伟业——热作两院天然橡胶科教事业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