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建国后天然橡胶植保技术研发与应用
(一)橡胶树病虫害调查
1953—1993年,橡胶树病虫害调查先后进行了3次。
第一次调查。1953年,开始对广西、湛江、海南橡胶树进行调查。当时的主要调查对象是解放前原有的老胶园。参加的植保科技人员有贺子静、尤其伟、覃泽夏、周启昆、陈廼用、郑冠标、张开明等。发现的橡胶的主要病害为白粉病、根病、割面霉、死皮、风寒害等。
第二次调查。为了确定我国橡胶热带作物病虫种类和是否引进国外的危险性检疫对象,根据1975年中央农林部全国植保会议精神和“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重点科技研究项目的要求,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植保系和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植保所牵头,会同各省农垦总局、地区农垦局和热带作物研究所,于1976—1980年对我国4省垦区橡胶树和主要热带作物的病虫害作了1次普查。
——广东垦区调查了海南(1976年)和湛江、汕头(1977年)3个地区,28个县,50个农场、公社,调查作物除橡胶外,还有剑麻、油棕、椰子、咖啡、可可、芒果、腰果、柑桔、荔枝、龙眼等。
——1978年,在福建省龙溪和厦门两地6个县12个农场对橡胶、剑麻、胡椒、茶树、芒果、柑桔、荔枝、龙眼等8种作物进行调查。
——1979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红河和德宏三个地区11个县29个农场,对橡胶、剑麻、胡椒、茶树、油棕、椰子、芒果、腰果、柑桔、甘蔗、金鸡纳和南药等13种作物作了调查。
——1980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玉林、钦州和南宁三个地区,11个县市,17个农场,对橡胶、剑麻、胡椒、可可、茶树、椰子、柑桔、芒果等9种进行调查。
此次调查由两院植保系主任郑冠标负责。两院主要科教人员如钱庭玉、张开明、余卓桐、洪祥千、黄朝豪、林延谋、罗永明、陈慕容等分别参加了各省的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橡胶病害共65种。其中,真菌病害43种。占66.2%;线虫病害1种,占1.5%;藻类病害1种,占1.5%;寄生植物3种,占4.5%;生理病害14种,占21.5%;病原待定3种,占4.5%。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季风性落叶病、条溃疡病、红根病、褐根病、紫根病、炭疽病、麻点病等。橡胶虫害种类不少,但危害较轻,其中为害较普遍的有六点始叶螨和橡胶材小蠹。
第三次调查。1991—1993年,热作学会植保专业组会同华南5省(区)农垦总局、农垦局进行了3次热作病虫害调查。此次普查出90种橡胶病害。其中真菌病害47种,占52.2%;风害、缺素、雷击、高温等引起的生理性病害18种,占20%;寄生性植物14种,占15.6%;细菌病害2种,占2.2%;线虫1种,藻斑1种,地衣苔藓1种,各占1.1%。主要的病害为白粉病、炭疽病、褐皮病、红根病、褐根病、紫根病、条溃疡病、季风性落叶病、黑团孢叶斑病、麻点病、桑寄生等。
(二)橡胶白粉病防治技术研发推广
1. 我国橡胶白粉病研究始于1954年。华南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根据1953年的调查,认为白粉病是影响橡胶生产的主要病害,故于1954年设题开展研究。课题负责人为陆大京、周启昆,龙永棠、张开明参加了工作。主要研究白粉病的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和化学防治方法。包括病原菌越冬、野生寄主、温湿度与病菌发芽关系、硫磺粉防治效果等。由于1954年病轻,研究时间短,多数试验项目未获明确结果。这个试验仅是白粉病研究的初步探索。到1958年即中止研究。
2. 1959年橡胶白粉病在海南爆发大流行。橡胶树受病害而大量落叶达2~3次,有些胶园到8月才开始割胶。据海南农垦局统计,当年损失50%。白粉病还能造成胶树落花,落果,种子失收,大大影响当时橡胶业发展。因此,白粉病成为橡胶生产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南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组织病理学科研究人员,由陆大京、周启昆负责,对病害的发生进行了观察。由于研究开展过晚,研究工作不多,到1960年才开始设题开始研究。1960—1961年重点研究白粉病的流行规律,施药机具与方法、防治策略、防治措施、测报方法等。课题负责人为周启昆,主要执行人为余卓桐、吴木和。经过1960年在本院试验场,1961年在南林、西联农场的试验,和这两年在全国胶区20多个农场的调查研究,于1961年7月广东农垦白粉病会议上提出了白粉病防治措施和测报方法。包括白粉病防治的三大战役(越冬防治、消灭中心病株、流行期防治),病害的系统调查和测报方法(古铜期发病指数3~5,淡绿期5~8,开始第一次喷药)。这些成果的推广,大大提高了我国白粉病防治水平,并为以后白粉病测报和防治研究打下了基础。与国外按抽叶10%开始喷药,每隔5~7天喷1次,每年喷5~7次药的防治规程相比,减少了2~4次喷药,大大降低了防治成本,节省了农药。
3. 1962—1969年,由郑冠标负责课题,分2个课题:一个是橡胶白粉病生物学流行规律和预测预报研究,由余卓桐负责;另一个是白粉病防治措施研究,由吴木和负责。张开明于1962年参加本课题防治研究部分工作,黄朝豪于1963~1969年参加工作。主要的试验点在南田农场。同时,每年橡胶越冬期和白粉病流行期还到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植胶区20多个代表性农场作调查研究。1960—1964年,在院部进行白粉病生物学特性研究。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试点迁往东兴农场,同时在院试验场、西庆农场设点试验。经过1962~1969年的研究,研发推广了以下主要成果:①研究并基本掌握了病原生物学和病害的流行规律,明确冬春温度是决定白粉病流行的主导因素;划分了我国橡胶白粉病的流行过程的3个阶段——中心病株或病区阶段、病害普遍严重阶段、病害下降消退阶段,以及常发区、易发区、偶发区3个流行区。这些研究结果获得国内橡胶生产部门和研究部门的认同,为当时的测报和防治提供了基本依据。②研究建立并向生产上推广了3种测报防治指标:总指数法指标,嫩叶病率法指标,混合病叶法指标。这些指标很快就在全国胶区全面推广应用,淘汰了参照国外按抽叶10%就开始喷药的方法,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防治效果,降低了防治成本。③研究并向生产上推广了几项防治技术,如研究确定325筛目硫磺粉比200筛目的防效明显较高,故于1963年农垦部委托山西长治硫磺厂生产325筛目硫磺粉,并在1964年在全国推广,每亩有效剂量从1~1.2公斤减为0.8~1.0公斤,对节省农药,提高防效有较大作用;1963年,从斯里兰卡引进MistrolⅡAB喷粉机,并与北京农机研究所协作仿制出丰收-30喷粉机。1965年后,在全国胶区全面推广。此机在以后几十年白粉病防治中都成为主导喷药机具,对解决橡胶白粉病防治喷药机具问题起了重大作用。
4. 1970—1995年,白粉病课题由余卓桐负责。针对当时生产上出现的几个主要问题,在深入研究病原生物学、病害流行学(包括流行过程、流行结构、流行气候型等)和品系抗(避)病组织学、生物化学机制的基础上,我们重点研发推广了以下几项技术:
①总发病率短期预测方法的研究推广。前述20世纪60年代推广的测报指标,实际是一种防治指标,没有提前预测期。同时,它没有预测病害严重度的指标,故起不到病害测报的作用。因此,从1970年开始,余卓桐研究分析1959—1970年本院和广东橡胶农场白粉病系统观察材料,发现病害抽叶过程出现的迟早与其最终流行强度相关。根据这一发现和病害流行速度的统计结果,建立了一种白粉病短期预测新方法——总发病率预测法。1972—1978年余卓桐、王绍春、周春香先后在南茂、南田、东兴、西培等农场用总发病率预测法与嫩叶病率法作测报防治比较试验,试验面积1万公顷以上。结果表明,用总发病率法预测指导白粉病防治,预测期提前3~7天,准确率提高10.0%~16.2%;平均防治效果提高6.5%;防治次数减少1~2次,每亩节省硫磺粉0.6~1.2公斤;防治用工节省51.4%;防治成本降低23.6%,每亩节省防治费用0.69元;防治经济效益增加4.8元/亩。说明与嫩叶病率法相比,总发病率预测准确率高,预见性强,防治效果好,省工省药,节省防治成本,提高了防治经济效益。此成果1979年农牧渔业部委托两院主持通过了技术鉴定。1980年,在全国胶区推广,直至现在还是我国橡胶白粉病的主要短期预测法,每年应用面积在200~500万亩以上。此成果于1982年获国家科委、农委的科技推广奖,1985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②预测模式的研发推广。总发病率法对指导白粉病的近期防治起重要作用,但它的预测期短,没有充分时间给生产上作防治准备,特别在病害大流行时,往往使防治处于被动局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研发能在防治开始前20~90天就能准确地预测当年病害发生流行强度的中期预测方法。为此,余卓桐、邱健德分析了1959~1979年我们在海南、广东各地调查和系统观察的材料,选择出预测因子,并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白粉病中期预测模式。1979年后,每年利用该模式,根据当年调查材料,对海南白粉病的发生流行趋势作中期定量预测、预报,从定性提高到定量,在指导生产防治上起到更大作用。这些模式,1986年修正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每年为生产部门发布病情预报,提出防治意见,对指导生产防治起了重大作用。根据2005年统计,各年预测准确率为87.5%~96.3%。1988、1991、1998年,我们根据预测模式预测,发现白粉病有大流行趋势,及时发出白粉病的流行预报,农业部将预报转发全国胶区,使生产部门提前做好准备,及时进行防治,避免了多次白粉病严重危害,获得重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此成果在1991年作为白粉病综合防治研究的主要内容,获国家星火三等奖。据反映,目前许多生产部门都在应用本预测模式预测。
③筛选出几种有效农药,在生产上推广了粉锈宁油剂。1972—1979年,余卓桐、王绍春、周春香在两院和南茂农场作农药筛选室内和大田试验。肯定内疗素(100单位粉剂)、甲基托布津有接近硫磺的效果;300单位的乙烯利有良好的脱叶效果。内疗素因成本较高,后来没有推广。20世纪80年代后,海南农垦总局以300单位乙烯利,用飞机在海南西部大面积喷药脱叶防治白粉病,使乙烯利脱叶的成果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应用。国内外防治白粉病一直都用硫磺粉。硫磺粉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效果较好,成本较低,但易为雨水冲刷,有效期短。经过1980—1985年从室内到大田的农药筛选和比较试验,我们在国内外首次筛选出比硫磺粉防效高,成本低,耐雨水冲刷,有效期长的粉锈宁油剂。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多个植胶国也证实粉锈宁防治橡胶白粉病的效果。
用粉锈宁油剂防治橡胶白粉病,用一般喷药机具不能将其喷上高达20米的橡胶树冠。为了解决喷药机具问题,我们于1981年从美国引进了Tifa热雾机,并于1983—1989年在南田、南茂、西庆农场,以及两院试验场作了利用热雾机喷撒粉锈宁油剂与地面喷硫磺粉的大田防治比较试验,面积近1万公顷。试验结果表明,用热雾机喷撒粉锈宁平均防治效果比硫磺粉高10.1%,有效喷幅80~90米,比丰收-30喷粉机宽3倍;每天可喷600~800亩,工效比丰收-30高2~3倍,有效期12~18天,比硫磺粉长7—14天,故可减少1次喷药,节约防治成本36.3%,防治效益提高36.6%。
1983—1985年,由两院农机所和植保所协作,按Tifa热雾机仿制国产热雾机。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机身笨重,没有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983年后,海南通什农垦局开始用烟雾机在保亭育种站作大田试验,也肯定粉锈宁的效果。1984年,农牧渔业部委托两院主持通过了我们粉锈宁试验成果的技术鉴定。1987年,通什农垦局也召开成果鉴定会通过该项成果技术鉴定。1988年至今,粉锈宁烟雾机在全国胶区均有局部推广应用,每年应用面积在10万亩以上。我们粉锈宁的成果,作为“橡胶白粉病测报与防治”成果的主要内容于1985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④航空防治的研发应用推广。1960年,广东省农垦厅海南南田农场、粤西建设农场用120筛目硫磺作飞机喷粉。1977—1979年,两院与海南农垦局合作,进行航空防治试验。试验区包括西庆、西培、西华、西联、西流等农场,总面积约5万公顷,取得良好防治效果。两院主要参加者有余卓桐、郑冠标、黄朝豪、王绍春及热作学院75届植保系学生;海南农垦局主要有谭象生、范会雄等人。成果于1982年获国家农委、科委科技推广奖。1986—1988年,海南农垦局在儋县8个农场,用运-5型飞机喷撒胶悬硫或悬浮硫,推广面积1.54万公顷,也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飞机防治速度快、工效高、效果好,适于大面积连片平地胶园应用。其主要问题是成本高。同时,飞机作业受天气影响太大。因而,90年代以后较少应用。
⑤综合治理技术研发推广应用。1986—1995年是白粉病防治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阶段。当时许多单位生产防治上存在单纯用农药盲目多次打保险药,用药多、成本高、防效差、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社会效益均偏低。针对这种情况,1984年开始进行橡胶白粉病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负责人为余卓桐,先后参加的人员有郑服丛(1983—1985年)、王绍春(1985—1990年)、林石明(1984—1988年)、符瑞益(1985—1993年)、陈永强(1990—1995年)、肖倩莼(1988—1995年)、伍树明(1993—1996年)。重点研发推广与白粉病综合治理有关的几个单项技术和整个综合治理技术。
第一,关于几个单项技术。
a. 测定明确白粉病的为害损失及动态经济为害水平。1966—1967年在海南东兴农场的实生树进行了白粉病为害损失测定。1980年后,大面积芽接树开割,其情况与实生树不同,故1984—1993年我们先后在南田、南茂、龙江农场及本院试验场对RRIM600,PR107两个生产当家品系进行了白粉病为害损失测定,建立了白粉病为害损失模型。经深入总结比较分析发现,白粉病的经济为害水平是一个动态值,随品系、产量、防治效果、防治成本、胶价等多种因素而改变。根据我国上述有关因素目前的数量变化幅度,用为害损失估计模型和经济效益模型统计,可获得我国大多数地区橡胶白粉病的经济为害水平为最终病指18.24~25.44。这就为我国橡胶白粉病的防治提出了基本的标准。余卓桐根据我们经济为害水平的研究成果,于1986年为农业部农垦局《橡胶植保规程》制定了白粉病的防治要求,在全国胶区推广应用,并沿用至今。
b. 试验、修正、制订了新的防治指标(或称经济阈值)。1985年前,生产上大多用嫩叶病率法、总指数法的防治指标。我们通过1974—1984年在海南南田、南茂、西培、东兴、加钗等农场多点比较试验和生产防治大量实际应用资料的分析,发现用上述2种防治指标指导生产防治,指标偏高,喷药偏迟,防效偏低。因此,1986年,我们试验提出了新的防治指标——混合病率指标。它是按当时3种物候叶片的比例取样,以调查出来的发病率决定是否开始第一次喷药。当古铜期发病率达到10%~20%,淡绿期发病率20%~30%,即需开始第一次喷药防治。应用这个指标,防治效果可比上述两种指标提高10%左右。这个指标在1986年制定《橡胶树植保规程》时为大家所认同,并在我国大部分胶区推广应用。对控制白粉病的流行,提高防治效果起了重大作用。
C. 品系抗病性的测定和利用。1983年,我们在两院试验场建立白粉病抗病性系比苗圃,参试品系为生产上已推广或有可能推广的品系,共45个。以国外抗病品系RRIC52为抗病对照品系,PB5/51为感病对照系。经过8年的反复观察、测定,发现两院粤西试验站从广西红山农场选出的一个品系红山67-15,对白粉病具有接近国外抗病品系RRIC52的抗病性。
1983年开始,我们在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栽培系橡胶实习基地对RRIM600,PR107,PB86,RRIM623,PB5151,GT1,海垦1以及在试验场农化队的热研73-33-97等8个品系的开割树林段进行病情、物候的系统观察,直至1992年。10年的观察发现,RRIM600,PB86,RRIM623等品系每年落叶彻底,抽叶整齐,从5%抽芽至95%叶片老化的时间较其他品系和实生树短7~15天。每年的病情均比其他品系较轻。在观察的10年中,没有1年达到病害大流行(病指60%以上)的程度。一般年份病情为轻至中病。这在生产防治上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抗(避)病特性。
为了利用品系抗(避)病特性,我们于1986—1988年利用南田农场PB86开割树布置了利用品系抗(避)病性减少喷药剂量和次数的试验。结果表明,对PB86品系的白粉病防治,每亩剂量减为0.4~0.6公斤,喷药1~2次,就可以获得相当于对实生树每亩剂量0.6~0.8公斤,喷药2~4次的效果。说明利用品系抗病性每亩剂量减少0.2~0.4公斤,喷次减少1~2次,也可以获得满意的防效。这一研究成果,为我们组建橡胶白粉病综合治理体系提供了新的防治措施。目前有不少农场在推广应用。
d. 验证、修正预测模式提高其准确率。1985年,我们开始利用预测模式,每年在橡胶越冬抽芽初期,对海南不同地区的白粉病病情趋势进行中期预报,并比较预测值与实际值,统计准确率。同时分析偏差的原因,修正预测模式,再用新模式进行预测验证、修正。经过10年的反复预测验证、修正,使我们预测模式准确率从原来的85%,提高到94%,从而也为我们组建橡胶白粉病综合治理体系提供了可靠的基本技术,为及时准确发现白粉病流行,指导我国橡胶白粉病的防治,控制白粉病的为害做出了贡献。
第二,关于建立研究推广橡胶白粉病综合管理体系。针对生产上防治白粉病大多只采取化学防治,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偏低等问题,1987年,余卓桐根据上述白粉病几项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对白粉病病害系统的分析,组建成以预测模式、经济为害水平、经济阈值、利用品系抗(避)病性、化学防治为主要组成成分的橡胶白粉病综合治理体系,于1988—1991年与海南、广东、云南、广西、福建等省区农垦总局协作,在17个农场试用、示范、推广,与常规防治作大面积的防治比较试验。试验面积约5万公顷。经过4年的试验比较,证明应用综合治理体系指导白粉病生产防治,比常规防治效果提高18.2%;防治成本降低16.4%,每亩节约0.5元;经济效益提高17.3%,每亩增收2.41元,增加干胶产量10.6%,每亩增产0.65公斤。综合治理示范、推广试验,大大推动了我国橡胶白粉病的防治从单一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发展,从而提高了白粉病的防效,降低了防治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获得更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这一成果,于1990年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获国家星火三等奖。
第三,关于研究白粉病系统管理,建立推广白粉病防治决策系统模型。上述综合治理技术虽有效,但都是简单的决策指令,没有进行防治决策优化设计,因而常常不能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92年开始,余卓桐负责,肖倩莼、陈永强、伍树明、黄武仁、符瑞益等参加,利用本院白粉病历史材料,对白粉病综合治理系统进行分析,用电算模拟技术建立了橡胶白粉病防治决策系统模型。利用防治决策系统模型,只要在橡胶抽芽初期调查或收集有关的橡胶物候、越冬菌源和气象因子输入电脑,即可获得当年的病情预报、优化的防治方案、防治成本、防治效益等信息指导生产防治。1993—1996年,与海南农垦总局生产处协作,在海南龙江、南茂、南田、阳江等农场,利用防治决策系统模型指导生产防治,与常规防治相比较,进行大面积的示范推广比较试验,总面积1.7万公顷。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比常规防治提高6.2%,防治成本降低13.4%,防治经济效益增加12.3%,挽回干胶损失2000吨,获得经济效益1008万元。此成果于1998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它对促进我国橡胶白粉病防治现代化,提高我国橡胶白粉病的防治水平有重大作用。
(三)条溃疡病防治技术研发应用
1962年,海南垦区10个农场爆发流行橡胶割面条溃疡病,造成30多万株橡胶树割面溃烂,被迫停割,减产干胶1000多吨,成为当时割胶生产的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1963年,华南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植保系设题研究。张开明、郑冠标负责课题,先后参加研究工作的有洪祥千、刘秀娟、余卓桐、张运强、黄庆春、黎乙东、郑服丛等人。20世纪70年代前主要研究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重点进行农药试验。1963年,从国外引进溃疡净,获得良好效果,很快就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但溃疡净是汞剂,是国家禁止生产使用的剧毒农药,所以1980年后,筛选出敌菌丹、敌可松、乙磷铝、瑞毒霉等农药,效果接近溃疡净,但低毒,得到生产推广应用。
1970年,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采用天天割胶制度,造成广东胶区300多万胶树溃烂,使人们意识到割胶制度与溃疡病发生的密切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后,重视利用改变割胶方法和农业措施防病的研究,与生产部门一起总结提出“一浅四不割”,流行期转高线割,以及加强林管等综合防治措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获得良好效果。
80年代后,云南垦区的条溃疡也大面积流行。张开明等根据上述的研究,提出病害流行期“一浅四不割”、转高线割、季风性落叶病区安装防雨帽、加强林管、科学用药(主要应用瑞毒霉和疫霉净缓释剂)等条溃疡病综合治理措施,并于1983—1984年与云南热作所、农垦总局协作,在云南勐腊农场布置“以条溃疡为主的胶园综合治理”试验,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此成果在云南得到推广。1986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80年代后,随着推广乙烯利刺激割胶、减刀、浅割、早停,乙烯利对病菌有抑制作用,溃疡病在我国胶区已逐渐减少,很少为害。这是我国通过改变农业措施,主要是调整割胶制度和施用乙烯利刺激剂,防治一种流行病成功的范例。由于条溃疡不再对我国胶区生产造成为害,因而1985年后,很少对其防治进行研究,热作院张开明、黎乙东、郑服丛等对其病原菌的种类仍继续研究了一段时间。
(四)根病防治技术研发应用
根据1953年的调查,根病是橡胶树的一种重要病害。20世纪60年代,橡胶树大面积开割后,根病发生越来越多,引起生产部门和科研部门的重视。1963年开始,华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植保系设题研究,负责人为陆大京,周荣柏、顾培荦参加,主要进行病害调查、农药筛选和病害诊断与处理研究工作。1966年,爆发“文化大革命”,研究中断。直至1975年后才恢复设题研究,负责人为张运强,周世强、蔡炳堂、邓晓东、谢艺贤先后参加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根颈保护剂。选出进口十三吗啉有良好效果,后来确定国产十三吗啉也有相当的效果,并在全国垦区推广应用。此研究成果1981年获农垦部科技进步三等奖。90年代后,第一代胶园大量更新,更新树桩的处理与下一代胶园根病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开展了毒树剂的筛选研究。张运强主持课题,周世强、张辉强和西联农场吴声慷、南茂农场潘为民参加工作。初期选出百草枯对毒杀树桩有效,后来试验2.4—D丁酯,获得良好效果。树桩被毒杀后半年死亡。经毒杀树桩的林段,根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防治效果在80%以上。此项技术很快在海南、云南胶区推广,获得较大社会经济效益,1990年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90年代后,张运强研究发现红根病有两种类型的病原菌。
(五)炭疽病防治技术研发应用
1962年前,炭疽病只在苗圃和幼树偶有发生。1962年,海南大丰农场首次发现该病在成龄开割树上为害。1970年,粤西地区炭疽病大面积爆发流行,引起科研和生产部门的注意。1971年,张开明、刘秀娟到粤西红五月农场对病害发生作了调查,并用赛力散喷粉防治,获得较好防治效果,后在生产防治上推广应用。赛力散为汞剂,国家禁止生产应用,1973年后,刘秀娟等人筛选代替农药。1976年,课题由余卓桐负责,刘秀娟、冯淑芬、陈舜强参加。在粤西湖光、红五月、南华农场进行试验。主要研究炭疽病的流行规律、预测预报和化学农药筛选。经过1976—1977年的大田流行观察和大批农药比较试验,初步明确了炭疽病的发生流行条件,选出了T.F和百菌清、多菌灵等有效农药。1977年7月,广东农垦总局在湖光农场召开炭疽病会议。余卓桐根据上述的研究成果,为广东农垦总局撰写《橡胶炭疽病预测预报方法》、《橡胶炭疽病防治措施》两个文件,在广东胶区推广应用。这两个成果,至今仍是炭疽病预测预报和防治的基本措施。
炭疽病的研究,1978年后,由冯淑芬负责,郑服丛、郑建华、王绍春先后参加。重点进行农药筛选研究。1983年,选出拌钟灵、福美双胶悬剂。此药属水剂,因缺乏高扬程喷药机具,无法在大田推广。
1984—1988年,华南热作学院植保系肖倩莼利用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植保所建立的品系抗病性鉴定苗圃,对我国34个主要橡胶品系对炭疽病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发现热研44-9,热研11-9,热研88-13,热研7-31-89,南强1-97具有对炭疽病的抗病性,而B143,南华1,PB86,热研10-14-38则高度感病。她还研究了橡胶树对炭疽病抗病性的早期鉴定方法,发现人工接种离体叶蓬的病害潜育期,病情指数与抗病力高度相关。根据它们之间的回归关系,提出了利用室内人工接种离体叶蓬鉴定品系抗病力的二元回归模式,经3年验证,准确率达90%。这一研究为我国抗橡胶炭疽病育种提供了方法和抗源,并为不同炭疽病发生地区推广品系提供参考。
1987年后,炭疽病在海南多次发生大面积流行,引起农垦部门的注意。1990年,农业部农垦局组织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广东两省农垦总局联合攻关。我院冯淑芬为课题负责人,王绍春和海南、广东农垦总局主管生产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参加。重点研究病害流行规律、预测预报、农药剂型和剂量等。试验确定用28%复方多菌灵胶悬剂、3%多菌灵烟剂Ⅱ效果较好。此成果1992年获海南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后,在全国胶区推广。
(六)褐皮病防治技术研发应用
橡胶褐皮病是橡胶割胶生产的严重问题,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生产上又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1978年,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植保系开展研究,设题为《橡胶树褐皮病病因及防治研究》。1978—1984年,课题负责人为郑冠标;1985—1990年,课题由陈慕容负责。杨绍华、叶沙冰、唐文瑛、黎宝文、杨小英等参加工作。 协作单位及人员有: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及该所的陈作义、沈菊英,海南农垦总局及其下属的乐中农场,华侨管理局的兴隆华侨农场。1978—1985年,他们通过电镜检查、病毒对抗菌素的反应、血清学测定,证明类细菌体(BLO)是褐皮病的重要致病菌之一,褐皮病是一种传染性病害。经过几年的农药筛选,选出保01农药,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和增产作用。此成果已在海南、云南胶区大面积推广。1992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1995年,陈慕蓉主持农业部“八五”重点课题《橡胶树褐皮病传播媒介及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罗大全、黄庆春、叶沙冰,海南农垦总局范会雄、吴嘉连、吴丁颜、朱炳彪、郭泽忠、吴清岳、陈兴昌、陆智维等20人参加工作。他们通过芽接传病试验、电镜检查、血清学测定、PCR测定证明:苗圃的丛枝病与大田胶树褐皮病有密切关系;苗圃丛枝病是大田褐皮病的侵染来源之一。这一研究为开展褐皮病综合防治提供了依据。他们提出了消灭苗圃丛枝病株,调节割胶和刺激强度,应用保01预防和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并布置了褐皮病综合防治试验,获得良好的防病增产效果,1996年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后,褐皮病综合治理技术已在我国胶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七)黑团孢叶斑病防治技术研发应用
20世纪60年代,我们就在苗圃发现黑团孢叶斑病,因其发生轻微,没有引起人们注意。1985年,在海南琼中大丰、长征等多个农场开割胶树大面积(近12万亩)流行,造成大量落叶,损失干胶2400吨以上。因此,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于1986年设题研究。课题负责人冯淑芬,郑建华参加了研究工作,主要进行农药筛选。通过大田防治试验,选出5%多菌灵粉剂,2.5%百菌清粉剂,1%—3%炭疽福美粉剂,0.2%甲基托布津和百菌清混合乳剂,0.2%多菌灵百菌清混剂,0.2%多菌灵乳剂等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在生产防治上推广应用。此病在1985—1987年发生较重,以后未见大量发生,故研究、生产防治随之中止。
(八)橡胶病害综合治理技术研发应用
从上述橡胶白粉病、条溃疡病、根病、炭疽病、褐皮病、黑团孢叶斑病等6种病害防治的研究看出,过去的橡胶病害防治,都是逐个病害防治,没有从整个橡胶病害系统出发,对橡胶病害系统进行协调的治理。从防治手段来说,基本上采用化学防治为主,没有应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多数病害没有预测预报方法和防治指标,未测定经济为害水平,一直采用固定的喷药来开展防治。不少单位为图保险,不管病害轻重,盲目多次打保险药;另一些单位没有认真进行病害监测和预测,到病害严重时才频繁喷药。因而,常常出现用药多,成本高,防效差,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都偏低等情况。为了改进橡胶病害防治技术,提高我国橡胶病害防治水平,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于1996年设立了橡胶病害综合治理课题,它后来成为农业部“九五”重点课题。此课题与海南农垦总局生产处和龙江、新中、阳江、南方、红光、东红等农场协作,余卓桐为课题负责人。两院陈慕容、冯淑芬、张运强、罗大全、谢艺贤、黄武仁、王绍春,农垦总局李学忠、黄宏才、范会雄等人参加工作,参试农场的主管生产领导和植保技术人员参加了具体工作。课题组根据我们历年对橡胶病害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的研究和生产防治经验,应用病害系统分析和电算模拟技术,1996—1997年研究和确立了几种橡胶病害的预测模式、经济为害水平、防治指标、防治决策系统模型等先进植物病害管理技术,以及植物检疫、消灭侵染来源、抗(避)病性利用,农业、化学、生物防治综合协调的防治措施,进而组建成橡胶病害综合治理体系,并于1998—2005年在海南上述协作农场作大面积示范推广。用综合治理体系指导生产防治,累计推广应用面积13.5万公顷。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应用综合治理体系平均防治效果达76.7%,比常规平均防治效果(66.1%)高10.5%,8年共节省农药1453吨,每公顷防治费用114.45元,比常规防治(144.00元)降低20.5%,共节省防治费用578.87万元,既节约了防治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挽回干胶损失1.88万吨,扣除成本和产品加工费,纯经济效益1.25亿元,比常规防治增加21.3%。本研究的橡胶病害综合治理体系和防治决策系统模型,以及其中一些关键技术,如炭疽病、根病、褐皮病的预测模式,为害损失估计模型,动态经济为害水平,防治指标,筛选或鉴定出来的抗(耐)病品系和新种质,同时防治几种橡胶病害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等成果,过去国内外橡胶病害研究和生产部门未作过类似报道,本研究属首次报道。此课题研究于2005年6月完成,当年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现开始在海南胶区逐步推广应用。
二、 巴西橡胶种质对白粉病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本研究是国家“七五”“八五”攻关专题“橡胶热作种质资源保存和鉴定评价”的研究内容之一。余卓桐为此课题负责人,肖倩莼、陈永强、伍树明、符瑞益参加了工作。“七五”期间,我们鉴定了我院郑学勤从巴西引进的橡胶新种质约200个。以国外高抗品系RRIC52为高抗的对照品系,PB5/51为高感的对照品系。并接种病原菌观察病菌芽管菌丝生长速度。田间病情和芽管菌丝生长速度相当或低于抗病对照品系的种质为高抗种质,结果选出10个高抗和中抗种质。1991年,陈守才用RADP技术测定这些种质,均找到一个与抗病基因密切相关的DAN片段;1993—1996年,我们进行了对高抗种质的抗病组织学、生物化学研究,找到了其抗病的生物化学物质和组织结构,均证明它们具有真正的抗病性。
1991—1995年(八五期间),我们继续测定新种质的抗病性,共鉴定了500个新种质。本鉴定过程分初筛、复筛两步。1991—1993年,进行初筛,初筛采用大田病情鉴定法,3年平均发病指数≤15,最高发病指数≤30者为高抗种质。用此方法先淘汰477个感病种质。1994—1995年,对初筛为高抗的23个种质进行复筛。复筛采用人工接种法,根据人工接种的发病率、潜育期、芽管菌丝生长速度、产孢量、菌斑扩展速度,结合5年田间最高发病指数评价种质的抗病性。经复筛,选出12个高抗新种质,6个中抗新种质和3个避病新种质。
上述研究与我国橡胶白粉病抗病育种提供了新抗源和新的鉴定方法。其成果与攻关专题其他成果一起报奖,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原刊载于2009年出版的《山野掘伟业——热作两院天然橡胶科教事业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