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康(右二)与缪希霞(右三)摄于儋州
郁隽民与家人合影,后排左二为郁隽民。 本版照片由范南虹摄影\翻拍
年轻的郁隽民
他已是88岁的老人,沐浴过民族的战火硝烟,也为祖国的辉煌强盛立下汗马功勋。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传奇的一生,但,只要你深深地走进他的故事,你会情不自禁地被他生命中那些柔情似水的旋律所打动,为他情感里那些浪漫的华章而陶醉。他是何康,共和国历史上受人尊敬的部长之一,在他革命传奇的生涯里,还激荡着他少为人知的两段爱情,听来令人唏嘘,成为时空里最平凡的绝唱。
11月的北京,已有些冷了,不时可看见寒风里凋零的树叶,慢悠悠地旋转飞舞,然后不甘地、挣扎着落在地上,又随风四散飘移,那气度似有些不舍,却很决绝。
然而,在北京和平里的一座房子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温暖、沉稳、大气、安静而妥贴,还有些说不出的恍惚,像是黄昏里摇曳的灯光,这大约就是岁月的漶漫沉沦吧。
房子的主人是原国家农业部部长的何康与优秀记者、画家郁隽民伉俪,一对耄耋之年的老者,他们在这里安享着曾经沧海后的晚年时光和深藏于心的爱情。当我们仰望何老开创北纬18度以北成功种植橡胶以及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辉煌时,他的情感和爱情传奇却被湮没在这辉煌里。
1958年———1978年,何康在海南工作,任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前身)。11月6日-7日,海南日报记者跟随热科院工作人员前往何老家拜访,听老人讲述他家族的革命史和他的海南故事,也惊鸿一瞥般窥见了他传奇美好的爱情。
何康与郁隽民:
晚来相守 恩爱白头
“夫人、夫人,快出来。”当热科院工作人员拿出该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生产的咖啡、香草兰香水和巧克力,以及香草兰苦丁茶等产品时,何老立刻激动地站起来呼唤,并走到卧室前敲门。
稍顷,一位中等身材、头发花白的和蔼老太太,有些羞涩地走了出来。她就是何老的夫人郁隽民,革命烈士郁华(字曼陀)的女儿,著名文人郁达夫的侄女。
“夫人,他们都是从海南过来的,带来的这些产品都是我创建的那个研究所生产的。当年,那里可是一片茅草地,什么都没有啊,现在却是一个旅游景区了。”何老一边自豪地向郁老介绍产品,一边感慨岁月流逝中的巨变。
看见何老如此自豪,郁老顽皮地伸出大拇指夸丈夫:“这都归功于你的高瞻远瞩。”说完,抱起苦丁茶和巧克力走回卧室。“这些都是我的了,我要收起来,不然你又送人了。”郁老如此孩子气的举动,让何老大笑起来,对大家说:“哈哈,这下都成了她的私房货了。”
何老生于1923年,比郁老年长一岁,两位老人须发皆白,却童心焕然,可爱至极。
“她和我是校友,学农的。”何老带记者浏览书房,指着书架上一张黑白的老照片告诉记者,“这是她在金陵大学毕业时拍的相片,真的又年轻又美丽。”相片上是一位青葱的少女,穿着黑色的毕业典礼服,美目盼兮,巧笑嫣然。
“虽然是学农的,却没有干过一天农业,还跑到美国去讲中国绘画史,直到1993年我把她从美国拉回来。”听起来像是责怪,却透着骄傲,何老说:“她可是多才多艺的,也是你们的优秀同行。”
听到何老夸自己,郁老一边赶紧说:“你也是个西部牛仔,大英雄啊。”原来,书房里还有一张何老1993年到美国领取“世界粮食奖”时,扮牛仔拍的相片,相片上何老双目圆瞪,双唇紧抿,神情凛然有趣。郁老打趣道:“他受西方个人英雄主义影响太深了,当年救我们时也不顾性命。”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国民党湘桂大撤退时,何老凭借父亲何遂的关系,找到当时国民党第四战区参谋长,帮助郁隽民和几个同学乘上开出柳州逃离战区的火车,但火车却严重超员,何老自己则爬上火车顶,用绳子将身子和气窗绑缚在一起。“火车停下来时,他头发都全部立起来了,像个怒发冲冠的关公。”几十年后回想起来,郁老仍是一脸的崇拜和爱慕。
但遗憾的是,两人却没有进一步往前发展。因为,何老这时有一个青梅竹马对他一往情深的女子———缪希霞,为了革命,为了不辜负缪希霞的深情,何老把对郁隽民的爱意深埋心底。
直到缪希霞因病去世后,1993年,何老的长子托人在美国找到了郁隽民,并传递父亲的深情。那时,他们也是70岁的老人了,曾经的青春年少,已换作了白发苍颜。但两人仍坚定抉择,于当年秋天成婚,并相守至今,滚滚红尘又多了一段传奇。
何康与缪希霞:
青梅竹马 亲密无间
传奇总是一段接一段的。何康与前妻缪希霞,就是他生命无数个传奇中最重要的一段,难以忘却。缪希霞也是位美女,在学校时曾出演《日出》中的陈白露。
何康的父亲何遂与缪希霞的父亲缪秋杰是至交好友,缪秋杰是国民政府盐务总局总办,何遂是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两人虽是国民党高官,却同情共产党,支持革命事业,更是在暗地里,为民族的革命与解放做了不少事情。自然,两家人的孩子也从小就一块玩耍,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后来,何遂和缪秋杰名义上合办了瑞明公司,实际上这是共产党的地下机构,它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往解放区运送药品等紧缺物资。何康就在公司任总经理,财务主任便是缪希霞,他们俩均是地下党员。可以说,何康与缪希霞既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儿时玩伴,又是亲密无间、志趣相投的革命伴侣。
翻着过去的老相册,何康告诉记者,皖南事变发生后,父亲何遂与岳父缪秋杰还不顾当时政局险恶,筹措一笔现款,交给八路军重庆办事处,以表示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的不满。在他的心目中,缪秋杰是令他尊敬的长者,缪希霞更是他忠实的革命伴侣,他们一起完成了党交付的许多艰险的革命任务,这当中也包括和父亲何遂一起成功策反国民党高级将领吴石。
解放后,缪希霞跟随何康来到海南,那是非常艰苦的年代,他们和十几位老师、科研人员一起,白手起家创办“茅草房大学”、“茅草房研究所”,一家四口挤在一间15平方米的房子里。为了表示扎根海南的决心,俩人还在门上写了一副对联:“儋州落户,宝岛生根”。这句话后来被周恩来总理改为“儋州立业,宝岛生根”,又是一段佳话。
“那时候,真是非常艰苦,台风一来,屋顶都被掀翻了。”何老回忆,为了鼓励全院师生,台风过后第二天,他就组织大家开联欢晚会,还和缪希霞一起给大家表演节目,缪希霞清唱“五家坡寒窑前王宝钏”,何康唱“一马离了西凉川”,让大家欢乐成一团。贤惠勤勉的缪希霞带着两个孩子,成为何康坚实的后盾,即使在“文革”中何康被打倒,不断被批斗,缪希霞也是不离不弃。
1990年,缪希霞病逝前,还嘱咐儿子去美国寻找郁隽民,希望自己钟爱一生的人能继续拥有幸福,让爱在他的晚年续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