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在家中书房 范南虹 摄
1993年 何康在美国
(文/海南日报记者 范南虹 通讯员 林红生 谢艺嫔 ) 十一月的北京,初冬时节。树叶的色彩丰富起来,绿的、黄的、红的……姹紫嫣红地盛放在树上,也铺排在地上,厚厚的,踩上去特别柔软。也就是在这个时节,海南日报记者走进了曾在海南工作了20年,原农业部部长何康的家,与老人有了两次长谈:他的革命大家庭、他一生曲折精彩的故事、他与海南热作事业的深厚感情。
采访中,何老披露了不少趣闻逸事,海南周刊特辑录下来,与读者共飨。
听说记者是从海南过来的,何老特别高兴,88岁的老人不顾年事已高,11月6日、7日连续两天在家中会见记者。他孩子气般地兴奋着,搬出几大本厚厚的相册,指点着过去几十年间的相片,这里有他浓缩并定格的海南故事。
“从1958年到1978年,我在海南整整工作了二十年,那是一段非常有趣的经历,也是我最为自豪、最为骄傲的一段岁月。在那段岁月里,我们不仅突破了北纬15°以北橡胶种植的‘禁区’,还将它发展成一个巨大的产业。”何老的海南故事,就是从橡胶开始的。
1952:一路步行到海南
何康是福建人,1923年生。从小何康就跟随身为国民党将领、辛亥革命元老的父亲何遂南征北战,尤其是在广西停留了相当长时间。“我看到当时的农村万象凋蔽,甚至数十里没有人烟,非常心酸。”当年,曾是广西大学经济系学生的何康转到了广西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希望学好农业技术,为中国农村的富裕文明而奋斗。
这一选择,使何康与中国农业、与海南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2年,年仅29岁的何康,从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还是一个“80后”的年轻人,就从上海调到北京,担任林业部特种林业司司长,这个特种林业指的就是橡胶,是当时国家根据战略发展需要,新成立的一个部门。
走马上任后,何康便奔赴海南、云南、广东等地调查研究,了解橡胶的生长习性以及寻找更多能适合种植橡胶的地方。“我当时对橡胶一窍不通,甚至连它是树是草都不知道。”何老笑说,当他第一次听到橡胶这个名字时,还以为是吃的水果香蕉。
“根据中苏当时协议,要在三年内种植800万亩橡胶。”1952年,中央从部队抽调两个师一个团,组织20万胶工,浩浩荡荡开往全国热区,建立国营橡胶农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垦荒植胶。“我们从广东阳江开始一路设站,当时交通工具特别少,20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海南种胶,苏联捐助的100辆汽车,根本不够用,几乎是一路步行到海南的。”
“那个年代,天然橡胶非常少,海南儋州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较大,是非常宝贵的种质资源。”何老回忆,当时胶工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捡橡胶种子,“一粒种子、一两黄金”,胶工们甚至把胶林的杂草清除得干干净净的,一听到种子落地的声音,就跑去捡起来。
但是,不久后,中苏橡胶协定被废除了,苏联专家也撤走了。“800万亩的目标是难以实现了,中央将目标压缩至200万亩,以后再扩种。”
迁所儋州 宝岛立业
“用种子培育橡胶苗,速度很慢,而且受季节性限制特别大。”何老回忆,根据他所学的农业知识,1953年,他提出用芽接苗的办法来培育橡胶苗,育苗速度果然大大增加。
1956年,国家提出让橡胶进一步提高产量和质量,加强经营管理,发展多种经营,全面开创农垦事业。这一年,何康下定决心一辈子搞橡胶工作,于是放弃特种林业司司长的职位,主动要求到华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当所长。
1958年,王震建议到热一点的地方搞科研,何康提出迁所到海南儋州。“海南的自然条件更有利于橡胶的科学研究,搞农业科研,不到生产基地去怎么行?”何康翻出相册中一张年代久远,已经褪色的黑白相片,告诉记者,那是他到海南儋州后,早期到胶林去做调查研究的相片。
“现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所在的位置,就是当年我们到海南考察后选址的。”何老说,之所以选址海南儋州西庆农场附近的宝岛新村,就是因为儋州地区当时的橡胶种植面积较大,能够为科研提供研究基地。
“当时我的考虑,要有一个科研院所,进行科学研究,同时,还要有一所农业大学,既培养农业干部,又培养科研后备力量。”于是,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同时建立了。这也是建国后国家在海南岛设立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何康也率领全院师生、科研人员在儋州建起了一个3万多亩的热作基地,为中国热作科研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储备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当时创业很艰苦,我们完全是办的草房大学、草房科研院,与煤油灯相伴,师生、工人都一起吃木薯。”何康笑说,木薯有丰富的淀粉,大家以苦为乐,学校的女学生都吃得白白胖胖的。而身为院长的何康,更是把全家搬到海南,还在家门口贴上对联“儋州立业,宝岛落户”,表示扎根海南发展橡胶事业的决心。
1960年周恩来总理到“两院”视察,看到何康家的对联,风趣地对何康说:“对联可以改两个字,把‘落户’改为‘生根’,生了根才能发展,知识分子才有用武之地。”这也是周恩来“儋州立业,宝岛生根”题字的由来。
桃李遍天下 最爱海南岛
从1958年正式到海南工作,到1978年调回北京农业部。何老和热作两院的同事,和海南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翻看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相片,何老仍能一一说出相片中人的名字和他们当时从事的工作。
他在海南期间,带领“两院”全体员工,先后建立了海南热带植物园,采集保存了大量本岛的热带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和世界热区的经济植物;建立了文昌椰子研究所,对椰子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建立了兴隆试验站和植物园,发展热带香料饮料产业。
“文革”中,何康被打成“走资派”。“我也没有受太大的罪,大家对我明斗暗保。有一些学生年纪轻,要打两下,有人就抱着我,我实际上没受什么罪。”回忆往事,何老非常动情,他说,有一天晚上批斗完回来,正在家里看书,夜里十一二点时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没有人,门口却放着一锅热气腾腾的鸡汤。”原来,是试验场工人跟研究人员商量以后,偷偷炖了一锅鸡汤给他补身子。
“在海南二十年,学生很多,可以说桃李遍天下,我最爱的还是海南岛。”何康说,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他还是会和夫人郁隽明一起,常常回海南看看走走,看看他为之奋斗过的地方都有哪些变化。
看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送来的香草兰香水、咖啡和可可做的巧克力以及香草兰苦丁茶等产品,何老兴奋不已,立即站起身来朝室内喊:“夫人、夫人,快出来,来看海南带来的新产品。”
“从前只是一个小站,现在有了这么多自己的产品,真是太好了,太好了。”何康告诉记者,香饮所的前身是兴隆试验站,是他去选定的点。“那块土地,就在一进兴隆地区的路口,位置很好。当时,那里难侨特别多,所以,我决定建一个植物园,希望吸引游客,帮助难侨改变贫困的生活状况。”如今,50多年过去了,兴隆地区已是今非昔比的繁华与热闹。
告别何老时,他依依不舍,将《何遂遗踪》一书送给记者,并在扉页上写道:“在海南工作二十年纪念。”还将记者一直送到电梯前,一再说:“桃李遍天下,最爱海南岛。”
人物档案
何康,福建福州人,1923年出生。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担任上海市军管会农林处处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副部长,到后来的农业部热带作物司司长、广东农垦总局副局长,再到1978年开始担任农林部副部长,1983年至1990年担任农牧渔业部、农业部部长,他一生献身农业,倡导改革,推进农业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与农业科教推广工作,并获得了“世界粮食奖”,是世界上获此奖的唯一一名行政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