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职时是做行政后勤服务领导工作的,有人笑称干这一行的人为“万金油”干部。不管别人怎么说,也无论做什么工作,我都能干一行爱一行,恪尽职守地做好本职工作。之所以这么努力,这么奉献,与两院有好的带头人是分不开的。我特别想说的是,我在工作中常常接触到两院院领导,他们那种工作上处处以身作则、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勇往直前,生活上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助人为乐的容颜和身影,如今仍然历历在目。此时许多往事又浮上心头,特借助这次“天然橡胶事业”史料征集的机会,献上深藏在记忆中的一二事。
身先士卒做表率
以何康为班长的两院党委一班人,作风扎实,工作能力强,效率高,并很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两院成立之初,环境特别恶劣艰苦。何康、郑克临、林令秋等领导同志经常深入到职工食堂、试验室、各连队及科室,与科教生产人员促膝谈心,听取基层干部汇报,了解科教生产人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和橡胶科研生产进程。特别是何院长,常常为科教生产人员讲国际国内形势,讲国内外的橡胶事业发展,讲两院的发展思路和前景,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工作生活态度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与群众同甘共苦、为群众办实事的人格魅力,给同志们以激励和鼓舞,树立起大家的理想和信念,增强大家为祖国天然橡胶事业作贡献的干劲和决心。
1959年,两院成立了驻广州工作站,我被任命为工作站副站长,有幸更多地接触到何康院长。何院长每次人到广州,行李一放,还未喘口气喝口水,就风尘仆仆地到广东省有关部门联系工作上的事情,而且常常是天黑了夜深了仍未回到住处歇息。我有时实在看着心疼,就对他说:您太累了,要注意早点回来休息。他总是回答:院部还有很多事情要回去处理,来一趟不容易,我得抓紧时间尽快办完事赶回去。工作站的任务一是负责天然橡胶北移研究工作,北移组在广州市龙眼洞瘦狗岭办公;二是承担物质转运、采购和有关人员的迎来送往工作。刘松泉同志受派驻我国驻锡兰大使馆,具体负责从国外引进橡胶的芽条、芽接刀等,我们接着将进口来的物质存储并及时转运回海南两院院部。我们一开始的住处和办公地点是何院长与广东省农垦厅联系确定的,在农垦厅12甫西招待所,离我们的仓库及广州市内很远,不方便工作。何院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每次来广州都一定会把这事安排在日程中,多方与有关部门联系落实此事。后来,终于与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联系到离仓库及市内较近的越秀北路的一幢小三层楼房,供我们工作人员住宿和办公使用,改善了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大大方便了我们采购、转运物质及迎来送往工作,使我们较出色地完成了所负责的各项工作任务。这一住,直至1965年工作站撤销为止。何康院长等领导同志就是这样,在任务繁重的领导岗位上,不知疲倦地想方设法做好各项工作。
战台风
60年代初期,两院正是砍岜开荒种植橡胶的时期,也正是我国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当时老天爷也不知为什么尽与我们作对,台风来得特别勤特别凶。而在每次台风袭击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刻,总能看见何康、郑克临、林令秋等领导同志的身影。台风来临前,他们亲自到一线部署防风防灾工作,与大家一起检查防风设施;台风来到时,他们带领大家在一线值班,哪里危险就冲到哪里,随时与肆虐的台风作斗争;台风过后,他们冒着高温酷暑,走家串户,巡查科研生产园区,看望并慰问受灾的科教生产人员。在遭受台风重创的连队和科研园区,他们与科教生产人员一起挥汗如雨,撑扶倒树、清理断枝、维修房屋,鼓励大家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减小灾害损失。当时,每人每月定量只有2O来斤米、4两油,生活非常困难,而且每天还常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也没有加班费,偶尔食堂会给每人配发点粥或几个小木薯饼,但大家都感觉到很满足。尽管大家都在超负荷地工作,很苦很累,但仍干劲十足,从来没有怨言,从不计较得失。正因为有这么务实的一班带头人,科教生产人员才在最困难的时期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攻克了一个个科研难题,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为今天辉煌的两院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杜发兴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原处长,离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