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为使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1958年3月华南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从广州搬迁到不靠城镇、社会条件很差的海南岛那大县铺仔附近的荒山上。与此同时创办华南农学院海南分院。
下迁时这里只有荒山一片,一切得从零做起。从开荒开始,修路建桥、供应水电、建宿舍、建科研教学大楼、办幼儿园、医院、中小学校等等,大至科研教学的主体工程建设,小至理发室,都得自力更生,从头操办,工作千头万绪。时间紧,任务重、条件差,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可想而知的!
迁所建院工作刚起步,就逢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一般认为1959-1961年,实际困难时间更长),这又增加了迁所建院的难度,也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其中最大的困难是由国家统销的口粮定量太低,食油、肉类等副食品没有供应,市场上又无法买到,而我们下迁的数百名职工及家属住处尚未安顿好,还拥挤在原联昌试验站有限的实验室和平房宿舍里,来不及生产自给。1959年口粮最低时,干部每月19市斤大米,大学生22斤,家属15斤,3岁以内的小孩3斤,大家吃不饱肚子。有小孩和成年家属的家庭更困难,为保证小孩吃饱饭,大人只能在自己定量不足的情况下再节食!以我家为例,家有两位三岁以内的小孩和一位60岁老母亲,他们三人每月粮食定量共21斤,在无油、无肉食的情况下显然是吃不饱的!由于照顾小孩和老人,我夫妇俩不得不长时期省掉早餐!早上起来洗脸后忍饥上班。
由于工作繁忙,体力劳动较多,星期天往往照常上班,加之营养欠佳,不少同志患上了慢性肝炎和水肿病。当时植保系梁荫东同志患上了水肿病,我得了慢性肝炎------,但都是不声不响地正常上班,没有请假休息,也没有住院留医。
以上这些实情,就是当时宝岛新村人生活的缩影。
在几年经济困难时期里,两院的各级领导与广大干部职工同甘共苦,不多吃多占,不谋求政策、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照顾,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和信赖,这种领导作风变成带领群众战胜困难的无声命令!成为上下团结一致,以旺盛的政治热情投入两院建设事业、战胜当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不怨天尤人,不等靠要。两院人在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开荒种杂粮,生产自救。1960年第一次大丰收,仅植保系就收获木薯、蕃薯2-3万斤,从而补充了主粮供应之不足,但国家仍基本上无食油、肉食等副食品配给。1963年以后国家的主副食供应有所好转,同时两院自给性农副业生产也有了一定基础,建立起了蔬菜生产专业队、小型奶牛场;院部各单位都有一定面积的土地种植杂粮、花生、甘蔗等作物,以补充各自单位职工生活之需要。此后,两院机关及各研究系、各教学系一直坚持农副业生产,自力更生,增加自身的副食品来源。这一不成文的制度,一直延续至1970年之后。
在解决吃饭问题的同时,研究所、学院的建设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并以较高速度完成了既定任务。其间,学院从筹建到开学仅用5个月时间,草房上马,按时上课。接着职工和学生宿舍、水电厂、研究和教学大楼以及各项生活和社会设施相继建立。
在中央农垦部及海南行政区党委、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两院党委带领、依靠群众,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克服种种困难,经过几年努力,终于在昔日荒山野岭上建成了斩新的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和热带作物学院,成为中国橡胶等热带农业的科研和科技人才培养的中心。
两院的开拓者们在宝岛新村,经受住了几年经济困难的严峻考验,他们的汗水没有白流!经过三代人的继续奋斗,如今的宝岛新村已成为一座颇具规模的科学文化城!
何康老院长回顾两院艰苦创业的历程时,曾在两院干部大会上动情地说过:“19斤粮食难不倒我们,在困难时期没有一个人当逃兵!”这就是历史的见证!
(王超汉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原湛江办事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