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作物大学(简称热农院校,两院)是我国天然橡胶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中心。其科学研究涵盖巴西橡胶、龙舌兰麻、木本油料作物、热带旱粮和牧草、香辛饮料作物、热带果树、热带经济植物引种利用、热带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巴西橡胶研究在热农院校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尤其突出,大批科研成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些科研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受到了国外同行的关注和重视。其中,橡胶树花药组织培养植株研究,虽比国外起步稍晚,但已于1977年先于国外培养出花药苗并于1978年移植成活,国外曾多次派员来院校学习此项技术;橡胶稳定多倍体诱变技术和苗期产量预测方法,也领先于国外;橡胶丰产栽培和乙烯利刺激采胶研究,使我国在植胶自然环境比国外主要植胶国家差的条件下,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单位面积产量,其技术体系具有突出的我国热带北缘地区的特色;标准胶的研制虽是在引进国外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开始的,但改进了深层干燥工艺,解决了输送带粘胶的技术问题,不仅提高了自动化程度,缩短了干燥时间,而且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干燥质量更有保证;橡胶白粉病、条溃疡预测预报与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比国外先进。应用基础研究方面,郝秉忠的《巴西橡胶树树皮超微结构的研究》、吕飞杰的“聚偏氟乙烯压电性机理的研究”、林德光的《格里芬双列杂交的多变元推广》等科研成果,均得到国外同行很高的评价。
现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志》的部分内容和其他有关资料,分植胶环境资源调查与区划,引种选育种,抗灾高产栽培,土壤农化,割胶与生理、解剖,病虫和有害生物防治,橡胶加工与综合利用,胶园更新和橡胶木利用,胶园机械化,天然橡胶科技情报研究,获国家级奖励科研成果等方面,记述热农院校1953-1998年间天然橡胶科学研究的重要事件。
一、植胶环境资源调查与区划
在建所筹备期间,1953年4月由乐天宇领导成立外出工作队(20人),由齐雅堂和邓励任正副队长,带队赴广西考察;6月,乐天宇带领第二批工作人员,与先赴广西考察的队伍汇合于粤西考察,然后赴海南。在海南,分东、西和南部几个组分别进行考察。此次考察历时半年,于9月份回广州。在此期间,黄宗道等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海南岛土壤考察。
1954年7月,参加华南垦殖局召开的华南热带农林资源座谈会,拟订了《开发华南热带资源方案(草案)》,并参加了海南、粤西地区的考察和方案修订,提出关于开发热带农林资源的意见。建所后先后派出有关学科的专业人员,参加中科院综合考察队及中科院有关专业所组织的综合和专业考察,如土壤、植物、气象、植保等考察。
1957年3月11-17日,与中科院、广东省高教部、华南垦殖局等联合在广州召开“华南热带资源开发科学讨论会”,交流了资源考察和天然橡胶等热带作物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
1957-1959年,派员参加中科院综合考察队对广东梅县、汕头和广西南部地区的考察,为后来建立农场选择宜林地提供了依据。
1958年中科院综考队在广西西南山区发现产胶植物“米浓液”,建议国家开发利用。1959年,根据中央农村工作部的指示,由何康带领栽培、育种、解剖生理和加工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与广西热作所合作,在龙州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对“米浓液”的立地环境、利用价值和栽培可能性进行了专业性考察,提出了能否开发利用的意见。
1960年,遵照农垦部的指示,由华南热作所主持,邀请广西热作所、华南植物所、福建和广西热作试验站参加,组成23人的“云南热带作物科技工作队”(包括橡胶栽培、育种、生理生化、土壤农化、植物病理、产品加工、农业气象以及油棕栽培、咖啡栽培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由何康所长带队,对云南河口、西双版纳、德宏三个主要垦区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然后参加在允景宏召开的云南省热带作物技术会议,提出了综合考察总结报告及橡胶栽培、育种、割胶、病害、加工、间作和油棕栽培、咖啡栽培等8篇专题报告。3月,根据贵州省农业厅和黔南科委的建议,派出2人考察了贵州罗甸、望谟、安龙、兴义四县,提出了黔南地区发展橡胶等热带作物的条件、可能性及试种措施的报告。7月,根据中科院综考队和福建省科委的意见,派出5人热作组参加福建考察,提出了闽南地区自然条件特点和发展橡胶的可能性的考察报告。
1966年,派员参加农垦部刘型副部长主持的橡胶宜林地调查队,对广西南部地区进行了调查。
1979年,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在西双版纳召开合理开发利用我国热带资源,实现热带作物生产现代化的学术讨论会,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林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著名科学家候学煜、吴中伦、陈传康等参加会议。两院是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依托单位,理所当然是会议的当道主。为了开好此次会议,中国热作学会理事长、两院副院长梁文墀和学会副理事长、副院长黄宗道,主持并发动两院科教人员和农垦系统的科技人员,就热带作物区,特别是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开发植胶与生态平衡问题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进行考察、总结,撰写学术论文参加会议,开展学术讨论。其中黄宗道、郑学勤、郝永禄提出的《对我国热带、南亚热带植胶区的评价——合理开发热带、南亚热带自然资源,加速建设以橡胶为主的热作生产基地》,比较系统地总结分析了我国南方9省(区)垦区的气候特点、开发利用的现状及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布局和应采取的措施。
1980年,梁文墀组织莫善文、郝永禄、梁荫东、李法涛、江式邦等在海南岛进行考察,提出了《海南岛发展热带作物与生态平衡的关系》的论文,参加中国科协主持召开的“热带亚热带山地丘陵建设与生态平衡学术讨论会。”
1980-1988年,在农垦部(农业部)领导下,会同有关科研单位和省区农业区划办公室,开展热带农业区划工作。先是在海南乐东县试点,紧接着扩展到海南全岛。随后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相继开展了热带作物种植业区划。先后完成了《乐东县农业区划报告集》、《海南岛农业区划报告集》、《中国热带作物种植业区划》的编写。
1981年,中国科协组织所属全国16个学会,就发展橡胶等热带作物的社会、经济效益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对海南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考察。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理事长、两院院长黄宗道一方面参加带领16个学会的专家考察,介绍垦区情况,一方面发动两院有关专家和农垦科技人员考察总结,提出了一系列学术论文,从多方面论证了发展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对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以及生态平衡的效益和作用。
1983年5月26日至6月1日,参加中国科协在广州主持召开的“海南大农业建设与生态平衡”学术讨论会。黄宗道、郝永禄、符之汉等与广东农垦陈新、徐振、周果仁等分别提出了《海南岛发展橡胶三十年》、《试论橡胶人工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海南岛大农业建设的初步设想》等报告,向社会上和学术界全面真实地介绍了热带农垦事业的发展,以及热带农垦事业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与生态效益等,促进了学术交流,活跃了垦区的学术空气。
此外,“七五”期间与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海南岛作物种质资源考察,丁慎言等参加了考察研究;1989年梁继兴等参加了国家海洋局和海南省组织的海岛资源考察;1987-1990年孙英华等开展了海南以尖峰岭热带森林自然资源保护区为主的林区大型真菌的考察、采集与鉴定。
二、引种与选育种
1952年,华南垦殖局组织育种工作队,开展橡胶苗木繁殖和人工授粉工作,并成立了第一个橡胶选育种机构那大试验站。
1953年,那大试验站划归研究所,随即参加了华南垦殖局组织的母树鉴定工作。刘松泉、刘乃见等在联昌胶园结合母树鉴定工作,进行了环境类型小区的研究。11月,由生产部门和研究所参加的橡胶芽接会议,明确了“选种与良种繁育是提高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提出了积极准备种植芽接树的要求。
1954年,那大试验站开始进行橡胶树人工授粉。秋季,林业部召开橡胶育种座谈会。
1955年1月,华南垦殖局召开橡胶育种会议。此次会议和林业部在此之前召开的橡胶育种座谈会确定,橡胶选育种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955-1959年)结合正在进行的品种试验普及一般良种;第二阶段(1960-1965年)推广较高级的良种,进一步扩大面积,提高产量。会议要求海南地区种植材料90 %以上用芽接树。
1954/1955年大寒潮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寒害调查。
1955年,刘松泉等在热作开发讨论会上,宣读了《气候、物候对产胶量的影响》的论文,这是环境类型划分初步研究的成果。
1955年起,研究所对橡胶树开花习性,种内杂交,授粉方法及花粉保存、运输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亲本进行远距离杂交,可望获得比较高的稔实率和采果率。
1956-1957年,在海南岛与粤西地区间用花粉保存的方法,进行不同气候区的远距离杂交,获得初步成功。
1957年3月28日,在广州召开寒害研究三年总结会,总结研究成果,交流经验,统一认识,正式成立橡胶北移研究组。
1957年,刘松泉对国外无性系初级系比的产量都高于高级系比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是芽片来自母株不同高度引起的。
1960年,研究所遵照农垦部的指示,派橡胶系副主任刘松泉任我驻锡兰大使馆商务秘书,专职进行橡胶引种,先后共引进136个品种。这些品种及由生产部门引进的品种中的一些高产品种,在各地试种均表现出高产性状。
1962年5月,农垦部副部长刘型在湛江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橡胶育种工作会议,总结了我国橡胶选育种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了选育种的方向任务,制定了“积极选用国外优良无性系,在国内外已有优良无性系的基础上尽快培育出产量更高,抗性更强的优良无性系”的方针和“橡胶选育种、良种繁殖技术暂行规程”,决定推广国外优良品种要占新种植面积的80 %-90 %。
1962年开始,郑学勤、曾宪松和杨光凌进行无性系形态鉴定方法研究,提出以蜜腺及大小叶柄、大叶枕、叶脉等形态上最稳定的部分,作为鉴定的主要依据,并结合叶片形态、茎干特征制定出形态鉴定方法。代表研究成果的《橡胶无性系形态鉴定方法及其图谱》一书,于1966年经农垦部和广东农垦有关单位审稿通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1963年,农垦部指示由华南热作所会同各省农垦局,对从国外引进的20个主要橡胶品种作适应性种植试验,在各省植胶区中选定不同环境类型的20个农场作为试验点,按照统一计划要求设计田间试区,统一观测测定项目。热作所参加此项工作的主要科研人员有刘松泉、郑学勤、周钟毓、曾宪松等。研究所还用绿色芽片快速繁殖的方法,大量繁殖优良无性系芽条供各试验点使用。由于各种原因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试验未能完全按计划落实,仅由研究所与各省热作所和有关农场开展此项研究,陆续提出试验结果,共鉴定出9个国外无性系作为大、中规模推广品种。(至2001年,这些品种的种植面积占全国橡胶面积的90%——引自农业部农垦局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编《中国天然橡胶发展五十年》第116页)
1963年,周钟毓等对橡胶无性系树皮乳管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对4龄以上的胶苗试割,才能比较准确的预测其产量。
1964年,热作所派橡胶抗寒北移研究组组长谢邦正到我驻印尼大使馆,进行橡胶引种工作。
1965年,橡胶抗寒北移研究组合并到粤西试验站,继续开展橡胶抗寒研究工作。橡胶抗寒北移研究历时较长,研究内容包括:地理试种、抗寒母树选择与鉴定、建立抗寒系比前哨点、无性系抗寒性鉴定方法研究、选育抗寒新品种等。在无性系抗寒性鉴定方法研究方面,1960-1962年韦素洁等测定了无性系茎干树皮细胞汁浓度和木质部淀粉含量与抗寒性的关系;1963年曾幼佛等开展低温冰箱鉴定无性系抗寒性研究,1964年用人工模拟混合型低温泠库鉴定无性系抗寒性获得成功,准确率达90 %,与大田自然低温鉴定结果基本一致;1992年王才发等模拟平流低温鉴定无性系抗寒性,鉴定结果与自然平流低温鉴定结果达极显著相关;橡胶所周钟毓、郭祁源用冰箱冷冻TTC染色法鉴定胶苗耐寒力,准确率达88 %;周钟毓、陈传琴对1龄胶苗树皮和叶片进行解剖学研究,发现树皮中木栓层较厚、层次较多,叶片中栅状组织较厚、海绵组织较薄有利于抗寒。在抗寒新品种选育方面,粤西站选育的橡胶抗寒新品种93-114,被推荐在中寒、重寒植胶区作大规模推广种植;从国外高产品种中筛选出的IAN873,由于抗寒力和产量均高于当地当家品种,被推荐在中寒中风、轻寒中风、轻寒轻风区作中规模推广种植。
1971年,研究所与广东农垦各育种单位,共同划分了植胶环境类型中区。
1973年,在橡胶育种会议上向全垦区推广植胶环境类型中区划分。经多次修改完善,各垦区都能在选择宜林地和确定对口种植品种时,将环境类型区划分落实到林段,起到了植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减轻风寒害损失的作用。
1974年,刘松泉等从6龄实生苗和12,14龄实生树高低部位取芽繁殖成少量老、幼态无性系,其老、幼态无性系同工酶不同,成龄后树围和产量都是幼态优于老态,认为多代繁殖幼态无性系也可能保持其速生高产特征。
1975年,梁茂寰、郑学勤、吴云通等在初步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用叶脉胶的方法测得叶脉胶与开割树的产量相关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后,周钟毓、袁燮辉、韦礼贞等开展了“橡胶苗期产量预测方法及其理论依据的研究”和抗性苗期预测方法的研究。以已知产量品种一年生芽接苗为材料,用“小叶柄胶法”、“叶脉胶法”,以及“比叶重法”和“蜜腺胶法”进行产量预测,结果表明,前两种方法预测结果与其成龄芽接树头5年割胶产量呈极显著相关,高产品系选出率分别达到93﹒6 %和87﹒2 % 。此法用于马来西亚国际橡胶基因圃初步预测亚马逊新种质产量,受到各国的重视。对抗寒性早期预测,曾用25个品系的一年生苗解剖,观测其树皮和叶片组织结构,初步看出它们与抗寒性存在相关关系。对1龄胶苗的茎干进行冲击试验,发现冲击韧度和冲击次数可作为抗风性苗期预测的指标。对1龄苗木质部组织比量的研究发现,木质部的轴向薄壁细胞的比量与抗风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70年代初,王泽云、曾宪松等分别开展橡胶花药组织培养的探索。1973年起,将从事此项研究的人员集中至橡胶所进行系统研究。1977年培养出第一批橡胶花药试管苗,并于1978年首次移栽成活,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株花药植株。第一批移栽的花药植株于1984年正式割胶。第一批花药植株出苗后,继续研究不同品种花药植株培养技术,试验了诱导的各种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及营养物质和移栽技术,使出苗品系不断增多,诱导出株率显著提高。
1978年起,郑学勤、曾宪松等开展橡胶多倍体研究。采用化学诱变芽条、种子、花粉及辐射诱变等多种方法,诱导出多倍体植株,提出了诱变处理、分离筛选、细胞学和形态学鉴定等方法。用此法可在1.5-2年内诱导成多倍体品种。
1980年,凌绪柏等研究橡胶人工多倍体诱导鉴定和分离技术。经多品种、多重复试验,证明暗处理技术和古铜期嫩叶细胞学鉴定方法,是成功与可靠的。
1981年,国际橡胶研究发展委员会(IRRDB)组织有关成员国,到巴西亚马逊河橡胶原产地考察,引进新种质。两院派郑学勤副研究员参加考察、引种。他们在巴西橡胶原产地的原始森林中考察,历时3个月,历尽了艰险,采集到大批橡胶种子、芽条。经中间检疫观察后,分别在科特迪瓦和马来西亚建立种质圃,再从马来西亚分给参加考察的成员国。我国于1983-1985年派出郑学勤、周钟毓采用苗期产量预测方法,进行鉴定和选择,先后引回7581个种质,其中1984年引回95个,1985年引回1972个,1986年1500个,1987年2094个,1988年1920个,在两院建立种质圃,对这些种质进行性状观察与鉴定,陆续选送优异种质至各垦区试种。
1982-1984年,从科特迪瓦、斯里兰卡和泰国共引进橡胶品种42个。
1983年,粤西试验站庞任声和中科院遗传所陈正华等合作,诱导出橡胶抗寒品系五星I3和湛试150的花药单倍体试管苗,并移栽成活。
“六五”期间,橡胶树选育种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1986年,刘松泉、郑学勤、周钟毓主持的“运用综合技术选育高产抗性品种”列为“七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
1991年,周钟毓、吴云通主持的“橡胶树高产抗性品种选育”列为“八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专题。
1996年,王文壮、周钟毓主持的“橡胶树育种材料和方法”列为“九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专题。
1998年,周钟毓主持的农业部“948”项目——“天然橡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引进25个国外优良品种,其中11个“胶木兼优”品种,14个高产品种。
三、抗灾高产栽培研究
抗灾高产栽培研究包括抗寒栽培,抗风栽培,种植密度和形式,速生丰产栽培,胶园覆盖、间作和多层栽培,胶园化学除草,橡胶树生物学研究等。
1954年,列题开展“提高橡胶耐寒力的栽培农业措施与生理控制的研究”,内容包括营造防护林、胶苗盖草、生长素抑制顶芽生长等7项。
1954年,何敬真等配合中科院华南工作队调查了广东、广西的植被,并作了详细记述。
1954/1955年,参加华南垦殖局和中科院植生所共同组成的寒害观测研究小组,对当年冬季特大寒潮中橡胶寒害进行观测研究。
1955-1958年,与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广东省气象局及有关农场合作,在徐闻县南华、友好、红星农场定位定点观察研究台风登陆路径、地形地貌及防护林的防护作用,提出了防护林网设计、林带结构和防护林营造方案。
1956年,开展橡胶树种植密度和种植形式研究,在粤西五一、团结农场,海南东和、西庆农场,广西友谊、先锋农场布置试验,试验材料为实生树。
1956-1963年,开展橡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以及包括风寒在内的有关农业气象指标、垦区气候资源和气候区划的研究。
1956年,开始研究白茅的生物学习性及其防除技术。
1957-1958年,对橡胶苗圃和林段覆盖作物种植技术作了研究。
50年代后期起,开始开展橡胶树生物学习性的研究。许成文主持研究橡胶树根系,先后调查了海南、湛江主要气候、土壤类型区中有关场站橡胶树根系分布,研究了根的习性,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对根生长的影响,根的生命力和再生能力,根系与地上部分的比例等。为解决幼龄胶园机械中耕、深翻改土对胶树生长影响问题的争论,专门进行了切根试验。这项研究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
1958-1960年,王秉忠等研究了橡胶快速育苗10个月达到芽接标准的农业措施,幼苗的生长特性,以及幼苗生长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1960-1961年,许成文、李国、唐自法等在试验场开展了几个主要无性系的不同种植密度和种植形式的试验。
1960-1961年,橡胶系除草课题组与有关农场合作,进行10多种药剂灭茅、除草和毒杀杂灌木的筛选试验,并对亚砷酸钠的灭茅效果,使用方法,降低药量、提高药效及迹地巩固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1961年罗大敏等开展橡胶园间作试验,同时对海南、粤西有关农场的胶园间作进行调查总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加强了胶园管理,促进幼树茎粗生长,提高了胶园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但间作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土壤肥力。提出了胶园间作的作物种类和轮作制度。
1961-1966年,粤西试验站在湛江建设农场,通过胶园水土保持、绿肥覆盖和施肥等综合措施,促进胶园生物循环、提高土壤肥力,建立胶园土壤改良试验示范基地。
1961-1963年,橡胶系农化组对粤西和海南有关农场的胶园间作进行调查总结,并开展进一步试验,比较了不同作物的间作效果,认为胶园间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管理水平,为农场粮油自给提供了一条途径。提出胶园间作应采取轮作的方式和采用适宜的作物。
1961-1963年,缪希法等与广东、武汉水力电力单位合作,研究了土壤湿度、橡胶灌溉及其渠系和灌水技术、灌溉生理及胶园水土保持等问题。
1962年,许成文等调查了海南、湛江13个农场(站)群众性橡胶速生栽培情况,结合本所试验进行总结,提出了胶苗定植后进行管理的关键时期和措施,以及各项措施的作用与相互关系。
1963年,周钟毓等在试验场二队进行橡胶“三合树”试验,希望找出既有较高产量水平,又有一定抗风、抗寒能力的比较理想的寇茎品种组合。
1963年,化学除草组试用进口的茅草枯和百草枯作多种除草试验,效果很好。
1963年,许成文带领栽培组的科研人员,并邀请华南植物所、海南农垦局植物园派科技人员参加,对代表海南主要橡胶生长条件类型区的农场的胶园植被进行调查,基本查清了胶园常见杂草的种类及主要种类的生物学习性和不同年龄胶园杂草的组分,共采集植物标本1491号,包括154科571属1034种植物,将胶园植被划分为11个类型,叙述了每个类型的发生情况和特点,汇编成胶园主要杂草杂木名录。
1963年11月,与海南农垦局联合召开除茅现场会,制订出1964年除茅技术措施和亚砷酸钠安全使用规程。
1963-1971年,陈作泉、陈明秀等在试验场三队对胶园覆盖作物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用葛藤、毛蔓豆、蝴蝶豆、无剌含羞草和危地马拉草分别组成几种类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植胶园建立适宜的豆科覆盖,可以大幅度提高抚育管理水平,节约管理用工,增加胶园有机质来源,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保持水土,从而促进胶苗生长,提早开割,提高干胶产量。还对多种覆盖植物的性状,主要豆科覆盖作物的生物学习性和繁殖方法进行了观察和试验。
1964年,许成文等对海南东太、南田和东路农场橡胶丰产栽培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提出橡胶丰产经验总结报告,分析了提高橡胶产量的措施。
1965年,用国内合成的茅草枯进行除茅扩大试验,研究其使用技术,此后逐渐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60年代初期及70年代,橡胶系、粤西站、学院栽培系与有关国营农场合作,连续对海南、粤西地区台风登陆路线、防护林的效能进行观测、调查研究,总结生产经验,根据不同地区特点,提出改进林网设计及改造原有林带的措施,为防护林林带走向、林网规格大小、树种配置和林带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依据。防护林改造的试验证明,改纯林为混交林不仅提高了防护效能,还能增加经济效益。选择推广了一些适宜营造混交林的防护林树种。在此期间,还分别在重风区(广东湛江的红星农场)、中风区(海南保亭的南茂农场,本院试验场)进行防护林树种配置试验,对原有林带进行“半带更新”和“全带更新”,均取得成功。
1972年,陈作泉、黄守锋等首先在试验场,随后又在红光农场和东路农场布置橡胶树修枝整形试验,比较了不同修剪树型的防风效果和对胶树树围增长的影响。
1974年海南垦区橡胶遭受寒害(仅次于1955年和1963年)。周钟毓、黄文正、沙世雄等经过调查,对开割树的寒害类型进行了划分,分为割面溢胶、爆皮流胶、外死内活、割面干枯和主干干枯5个类型,提出各个类型受害树的处理办法在生产上推广,减少了因处理不当而加重胶树受害的情况。
1974年,国产草甘膦研制成功。除草组在两院试验场和海南农垦长征农场进行小区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1975年起,先后与海南农垦局联合召开两次草甘膦除草现场会,成立草甘膦除草协作组布置多点试验,并对使用技术进行多方面的试验和示范推广。随后抽专人进行草甘膦使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制作了草甘膦除草幻灯片,协助北京农业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理想的除草剂——草甘膦》的科教片,到各地举办50多期培训班,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印发技术资料,协助生产单位解决大面积应用草甘膦后的药源问题,促进了华南垦区胶园化学除草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75年开始进行地面机动低容量喷雾防除胶园杂草试验,结果表明,草甘膦低容量喷雾与常规喷雾除草效果相同,而工效大幅度提高,降低了施药成本。
1975-1980年,在黄宗道主持下,橡胶所陆行正、黎仕聪等在试验场开展橡胶丰产试验。在0.62公顷PR107橡胶试验地上,将每公顷年干胶产量从1500公斤提高到3000公斤。随后扩大试验地至6.6公顷,每公顷产量达到2725.5公斤,持续了10多年。这项成果于1982-1986年被国家科委列为开发试验项目。与海南卫星农场、芙蓉田农场和八一农场合作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前后共5年时间,面积达867公顷,产量平均提高38 %,年干胶产量从每公顷1200-1350公斤提高到1860公斤左右。
1975-1976年,学院栽培系对橡胶高产稳产条件和丰产经验进行调查、总结,先后到广东垦区29个农场调查了橡胶的产量水平。根据气候特点、土壤条件和胶树状况,把广东垦区划分为6个产量区,提出了6个区的产量目标,分析了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实现区划产量指标的措施。
1978年,试用植物激素抑制橡胶树高生长,以减轻风害损失。
1978年,引进刚果12号桉作防护林树种,经多点试验观测和多次台风考验,证明它是一种生长快、抗风力强、适应性广的防护林树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温茂元等还通过优树选择和扦插繁殖研究,选育出优良无性系热研B号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1979年,进行调节膦防除胶园杂灌木,以及调节膦与草甘膦混用防除杂灌木混生植被试验研究,效果良好。
1981年,黄文正采用大田与试验室试验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橡胶树树皮和茎干生物学研究。树皮研究从防治死皮和农业措施对胶树生长与产量影响入手,研究了褐皮病树的剥皮处理与树皮再生效应,农业措施对再生皮结构的影响等。
1982年,对胶园豆科覆盖作物萌后除草剂进行筛选试验,初步肯定了虎威(PP021)和稳杀得(SL236)及其混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1982年,继续开展草甘膦施药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手动中、低容量喷雾除草效果很好,大幅度降低了用水量,解决了大多数胶园施药用水困难的问题,工效明显提高。这一技术在海南垦区推广应用面积达2000公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用静电低容量喷施草甘膦,也获得良好效果。此外,用草甘膦涂抹施药,应用防护罩、防护车施药,既降低了用药量,也避免或减少了对作物的药害。
1982-1993年,橡胶所黎仕聪等与海南农垦卫星、芙蓉田农场及琼山县热作局、冲坡岭热作场合作,进行RRIM600开割幼树安全高效生产栽培综合措施研究,取得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的明显效果。
1984年,除草组对海南岛橡胶树桑寄生危害进行了调查,并试验用高空低容量喷杀等方法防除,取得初步效果。
1986年,防治橡胶树桑寄生研究被列入农业部(农垦)“七五”重点科技项目,除草组与有关农场合作,采用高空喷药、树干钻孔施药等方法,用30多种药剂进行药效和药害筛选试验,并观测药剂对胶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经过几年试验研究,肯定了灭桑灵树干钻孔施药是最安全、有效、经济的防除方法。
1986-1992年何向东、吴小平等与琼海热作局合作,对琼海7670公顷民营胶园进行丰产开发试验,平均增产44 %,减少割胶刀次1/2到2/3,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80年代起,橡胶所、兴隆站和热作所分别开展防护林带间作红白藤,胶园间作胡椒、咖啡、南药、香蕉及农作物,进行多种作物、多层结构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87年6-7月,根据农业部的的指示,院派陆行正参加云南民营橡胶的调查;应广东农垦总局的要求,院派周钟毓、黄文正、林钊沐和林位夫分别参加海南、通什和湛江垦区胶园立体农业的调查,提出可供推广的胶园立体栽培模式。
四、土壤农化研究
土壤农化研究包括土壤调查、肥料试验、营养诊断指导施肥技术研究等。
研究所筹建期间,与华南垦殖局、中科院土壤所共同组织人力对华南垦区的土壤进行勘测调查,采集分析了相当数量的土壤标本,对垦区土壤肥力状况有了初步认识。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李庆逵、黄宗道等将华南垦区土壤划分为11个类型,并列述其肥力状况。
1953-1955年,先后对广东、广西垦区土壤基本肥力、主要土壤类型进行调查分析,作了详细论述。将海南划分为六大农业土壤区域。在此期间及稍后,对粤西徐闻不同覆被下土壤温度变异情况及其对幼龄胶树生长的影响,以及海南那大、文昌等地土壤水分状况与胶树产胶的关系作了测定。
1954-1961年,在广东高州团结农场,对橡胶幼树进行氮磷钾施用量及施用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在岗松芒箕低肥力丘陵赤红壤土上施肥效果十分明显,橡胶幼树生长量比对照高出一倍。根据磷肥来源和我国磷肥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试验研究了磷肥种类对幼树生产的效应。结果表明,磷矿粉肥效不仅与过磷酸钙相仿,而且后效大,持续时间长,完全可以代替过磷酸钙施用。在施肥方法上,研究表明,磷矿粉与土壤混用,过磷酸钙与堆肥混用或制成颗粒使用效果更好。
1958-1962年,就深翻改土对幼龄胶树生长与产胶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了胶园土壤微生物季节性变化,深翻改土后微生物活动强度,海南主要土壤类型不同利用情况下放线菌分布与拮抗性。
1960-1962年,橡胶系农化组先后研究提出了橡胶幼树施肥及深翻改土方案,研究了NPK与橡胶树产胶的关系。粤西站在团结农场进行了开割胶树施用NPK与产量、效益关系的试验研究。
1961-1963年,陆行正等研究了不同开垦方式与开垦后间作不同作物(包括轮作)对土壤有机氮和物理性状的影响,对开垦方式及垦后利用,间种作物种类提出了建议。刘崇禧、席以烈等研究了胶苗叶部施肥对磷32的吸收,并应用示踪元素研究施肥部位和深度,找出更适宜的施肥部位,提高了肥料的施用效果。黄宗道、刘崇禧等对胶树树干打洞施肥作了试验,证明打洞施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中铜的效果最显著,硼次之,但对胶树生长稍有抑制。
1964年,黄宗道、潘衍庆等就我国十年来有关橡胶树施肥制度研究作了基本总结,提出了“我国橡胶树施肥制度研究”报告,论述了这一时期施肥研究主要工作和结果。十年试验结果表明,在广东高化地区,广西陆川、龙津地区,施NP肥效都极明显,能提早割胶;徐闻地区施磷肥效果显著;而海南和云南的次生林地肥效不明显。黄宗道系统地总结了东南亚国家二三十年来橡胶树营养研究的进展,对东南亚各国有关橡胶树主要营养元素,微量元素,元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同元素营养特性,施肥对胶树生长和产量的作用,施肥与风害、病害的关系,以及矿物营养诊断等方面的成就作了论述,并根据肥料试验结果,提出我国橡胶垦区施肥方针与方案。认为在海南和云南肥沃土壤上,开垦后一二年内应采取“保肥重于施肥”的方针,而湛江北部地区土壤贫瘠,应采取利用生物小循环提高肥力,“以小肥养大肥,以化肥换取大量绿肥”的方针。
1965年,何向东等在总结生产经验的基础上,与西庆农场合作研究尿素合理施用和落后胶树改造问题,提出了尿素施用方法和落后树改造措施。
60年代前期,试验改进了橡胶树营养水平速测方法,叶片含氮量、土壤全磷等速测方法;为保证有机肥(占橡胶树施肥量的绝大部分)的质量和施用效果,对堆肥积制、高温堆肥、细菌的应用、饼肥的沤制发酵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和推广;潘衍庆等吸收国外经验着手研究橡胶树营养诊断施肥技术,由于文化大革命而中断;试用钼微肥涂施橡胶树割面,胶树表现出增产效果。
1973年,橡胶所在试验场布置无性系PR107施肥试验,取得了氮磷钾镁肥都对胶树生长和产量有正效应的结果。随后又根据垦区部分地区(玄武岩发育和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缺铁质砖红壤土)钾素贫乏,胶树因缺钾而影响产量和早期枯枝落叶、发生黄叶病等现象,与红华农场合作研究钾肥对PR107生长产胶的影响,取得了显著增产、降低黄叶病发病率、消除胶乳早凝现象的良好效果。
1973年起,陆行政等恢复橡胶树营养诊断指导施肥技术的研究。进行了胶树汁液养分速测和叶片养分分析营养诊断技术的试验。通过养分含量变化的动态分析研究,确定了叶片分析采样的时间、位置和物候状态。根据大量的不同地区不同施肥情况、不同产量水平的胶树叶片养分分析材料的统计和田间试验资料分析,提出了叶片养分含量和养分间比值的临界指标,以及计算橡胶树所需施肥量的方法。
1975-1984年,橡胶所陆行正、何向东和粤西站许能琨等在粤西、海南、广西、福建等有关单位的协作下进行了橡胶树缺镁症的研究,查清了缺镁胶树分布及发病状况,发病的原因和规律,提出了早期诊断的方法及纠正措施。采用这些措施不仅使胶树恢复正常生长,而且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1978年,方仲根对胶园土壤中硼进行了研究,采集了108个农场的土壤和胶树叶片样本进行分析,论述了各类土壤的供硼能力,胶树的营养状况,初步确定了缺硼的临界值。
80年代以后,橡胶所参加了全国稀土推广协作网。王国烘将稀土开发应用于橡胶树及其他热带作物。用稀土和钼在橡胶树割线和割面上涂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减轻排胶线内缩和死皮发展有显著作用。学院栽培系范思伟、橡胶所杨少琼等以胶乳总固形物、干胶含量、胶乳堵塞指数等9个生理参数研究稀土对胶树产胶的影响,提出稀土可作乙烯利复方成分以抑制使用乙烯利产生过多内源乙烯,从而避免胶树过度排胶而死皮。为便于生产上使用钼微肥和稀土元素,橡胶所研制出螯合稀土钼专用肥供应生产单位。在此期间,何向东等完成了海南橡胶专用肥料养分配比研究,研制成我国橡胶专用肥,院内试验场、海南农垦和地方已分别建厂生产,广泛应用于橡胶生产。
五、割胶与生理、解剖研究
1954-1958年,在粤西站、西联农场和南俸育种站进行了5种不同双、单割线割胶制度试验,并研究了割胶强度与胶树生长的关系、长流胶现象,进行了机械割胶的探索。
1956-1959年,应用2,4-D和2,4,5-T作刺激剂,进行成龄胶树刺激增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在30龄以上正常胶树上使用2,4,5-T的建议。1958年开展用化学药物处理提高中龄胶树胶乳产量的研究,并测定了胶树细胞液的浓度。
1958-1962年,开展幼龄胶树开割标准和割胶制度试验。
50年代,曾友梅、钟洪枢、洪福珠、曾幼佛等开始研究橡胶树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代谢。1955-1956年,曾友梅、沈利宗研究了橡胶的低温生理,还结合橡胶树的灌溉试验进行了灌溉生理研究,测定胶树各组织的含水量、细胞汁浓度,不同气候条件下胶树的蒸腾作用,不同树龄胶树蒸腾强度与耗水量的关系。齐雅堂、张耀宗、韦素洁、韦礼贞等结合优良母树鉴定,研究了检查树皮中乳管的方法,以及橡胶树不同高度、不同方向树皮中乳管的列数和石细胞、筛管的变化。
1960-1962年,进行了化学刺激配方与载体筛选试验及割胶生理病害的研究。包括中草药如三黄汤等的试验。
1962-1965年,先后研究了排胶障碍的化学处理和胶树组织中不同形式磷的测定方法。
1964年,彭光钦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刺激割胶的文献资料。阐述了橡胶树产量刺激的发展、刺激剂的种类与处理方式,分析了各种刺激剂的生理效应,并论述了刺激剂在增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他编写的《橡胶产胶生理学》虽未出版,但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产胶生理的各个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1964年,在黄宗道的带领下,橡胶所的科研人员到西庆农场蹲点办样板,跟班劳动,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先进胶工邓尧等的经验,总结出“管、养、割”高产稳产措施。其后,肖敬平等根据这一基本经验开展相关研究,不断地充实、丰富其内容,从科学理论上加以阐述,使“管养割”成为我国橡胶割胶生产的基本经验和措施,以及后来产胶动态分析研究的基础。
1964年,肖敬平、梅庆超、莫善文、裘凌沧、洪福珠等根据“管养割”基本经验,开展橡胶高产稳产生理学基础综合研究,从产胶潜力和排胶强度相互作用这一基本矛盾出发,分析了排胶强度对产胶潜力的反作用,认为采胶过程在生理学上是伤害和愈伤反应的过程,并用稀释效应和疲劳效应说明产胶潜力和排胶强度相互作用的状态。
60年代前期,杨少琼、佘祥威、黎仕钊等建立起胶乳生物化学的各种分析。潘苏华、起勤修等分别研究了胶乳中的糖蛋白和膦脂。
1964年,肖敬平等通过20万株以上胶树的实地调查分析,把橡胶树“死皮”划分为营养亏缺和非营养亏缺两大类,并根据“死皮”发展过程分为前兆、扩展、稳定、褐皮四个时期,确立了“死皮”的五级划分方法和统计方法。
1971年,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从香港引进一小瓶乙烯利样品交研究所试验。经许闻献、杨少琼等初步试验,取得了惊人的增产效果。随即组织黄圣明、黎仕钊,以后又有洪光国等,进行乙烯利合成试制,同时与生产农场合作扩大试验。5月,二氯乙基磷酸在实验室中合成。朱贤锦、许闻献、杨少琼等随即进行田间刺激割胶试验,其效果与进口乙烯利相同。我国首次成功地试制出乙烯利。6月,进行大量试制以供扩大试验。为了尽快地将乙烯利应用于生产,经与上海彭浦化工厂联系,在中科院上海植生所合作下,由该厂生产乙烯利。以后北京农药二厂与北京植物所协作,也试制乙烯利参加刺激割胶的试验。
70年代初,梅庆超等对如何调节排胶过程进行了研究,观察到割胶后稀释作用发生迅速,称为“快稀释”。同时发现胶乳浓度的“适分布”,即胶乳浓度的变化开割树与未开割树刚好相反,离割口越远浓度越低,从而阐明了水分代谢对排胶过程的调节作用。研究证明了胶乳中F-W复合体具有形成ATP的能力。
1972-1979年,与广东有关农场、育种站合作建立乙烯利刺激增产试验网,以实生树为刺激割胶对象,对乙烯利使用浓度、配方、载体(剂型)、割胶刀次、涂药方法,胶园管理措施,以及橡胶产品性能等进行了广泛的试验和副作用观察。对割胶工人发现的电石(乙炔)刺激产胶也进行了比较试验。系统试验表明,采用乙烯利刺激,合理减少割胶刀次,适当浅割,加强施肥管理等措施,橡胶增产28%,可持续增产。坚持走边试验研究边推广应用的路子,到1975年全国垦区橡胶实生树已基本使用乙烯利,仅广东(含海南)垦区就年增产干胶5000吨。根据使用乙烯利要减少割胶刀次的基本要求,先后试验了隔2日、隔3日割和每周割2刀,全树围,1/4树围,以及高部位、阴阳刀等割胶制度。与此同时,还进行了针刺采胶、电动胶刀割胶的试验。裘凌沧、洪福珠、莫善文等在工人“三看”(看天气、看物候、看树情)割胶经验启迪下,开展产胶动态分析研究,使之成为乙烯利刺激割胶制度的重要内容。
1973-1975年,橡胶所试制有机硅并用其进行刺激割胶试验,先后试制出几十个系列样品,经过筛选进行田间刺激采胶试验,虽然有一定增产效果,终因不及乙烯利稳定、长效而终止其研究。
1975-1977年,裘凌沧、洪福珠、莫善文等在产胶动态分析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与广东农垦总局等5个单位合作,定点观测,研究气候、物候、干胶含量、排胶状况与产胶潜力及其变化规律,提出采胶策略。通过割胶刀次和割胶深浅调节割胶频率和割胶强度,以增加高效刀次,减少低效刀次,消除有害刀次,达到高产稳定的目的,并使采胶技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显示出我国采胶研究的特色。
1976年,许闻献、黄圣明等用GT1品系进行针刺采胶技术及其生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针刺采胶改变了无性系GT1幼树光合产物的分配率,提高了经济系数和干胶产量;GT1成龄树在合理的刺激和采胶强度下,产量可超过常规刀割或接近刺激刀割的水平。研究了针刺采胶对树围生长的影响,刺激采胶强度与代谢物含量的关系,以及针刺采胶排胶影响面的叠加效应,结果表明,全树围针刺采胶的排胶影响面比纵带针刺大,叠加效应小,产量较高。同时对气态乙炔和乙烯施用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根部埋施电石(乙炔)比涂施乙烯利增产效果更显著,稀释效应更强烈。1978-1981年,对RRIM600进行针刺采胶试验,结果表明,此品系是比较适合提早针刺投产的无性系。
1977-1978年,张蔚椿等用中龄无性系PB86(与西华农场合作)和PR107胶树进行乙烯利刺激割胶试验,结果表明,用乙烯利水剂低剂量刺激对PB86有一定增产效果,试验的几种乙烯利浓度对PR107均有增产效果,但高剂量的副效应严重。
70年代推广应用乙烯利刺激采胶后,开展了乙烯利对橡胶树作用的研究,包括乙烯对排胶的促进作用,外施乙烯利、乙炔在橡胶树中的移动和分布等。试验证明乙烯在树体中诱导大量内源乙烯,乙烯对胶乳的预稀释作用导致排胶时间延长,从而提出了愈伤反应假说。这个假说深受国际同行的重视。
70年代以后,郝秉忠、吴继林等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橡胶树的树皮结构,阐明了橡胶树树皮结构的层次,特别是有输导功能韧皮部因割胶破坏的真实情况,证明我国割胶工人根据实践将树皮划分为5个层次符合解剖学结构,为控制割胶深度保护有输导功能韧皮部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证明采胶(排胶)促进了乳管分化。系统研究乙烯利对树皮结构的影响,它促进树皮局部衰老。在树皮超微结构研究中,发现次生韧皮部中有一种贮藏蛋白质的细胞。解剖研究从1986年开始申请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任务,在本记述时段内先后承担了9个基金项目研究课题。
1979年,植保所郑冠标和上海生化所陈作义等协作,用植物病理学方法研究橡胶树褐皮病,通过病害对抗菌素的反应和在典型褐皮病组织切片中观察到类立克次体存在,认为类立克次体是病源之一。随后,陈慕容等根据华南5省区的调查资料,认为褐皮病是一种传染性病害。他们用环状剥皮施用农药防治褐皮病,证明保01号农药有防病增产效果。1984-1990年先后在海南、广东及云南的8个农场扩大试验,研究保01防治病害的效果及其机理。
1981年后,黎仕聪等提出对“死皮树”采用病灶隔离结合复方抗生素疗法和病灶浅刨皮结合药物疗法,及其处理后的复割采胶技术。
1981-1982年,胡耀华等研究橡胶树群体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用收获法研究了PR107和RRIM600胶树距芽接位1.5米处茎围与该植株最大直径、叶面积、根系以及茎枝干物质之间的关系;同时测定了不同大小植株上不同木质器官的粗度分布,并根据茎围值估算出植株最大直径、叶面积和茎、根、枝的干物质质量。对RRIM600叶的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离体和连体茎枝、根系等器官的呼吸速率与温度或与直径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测定结果表明,叶子和木质器官的呼吸速率与温度呈指数函数关系,与直径呈倒数函数关系。应用有关数学模型估算RRIM600林分的年呼吸总量及变异表明,呼吸量在一年中的变异为单峰曲线型,昼夜呼吸量的差异因月份不同而异。用有关光合数学模型估算了RRIM600,GT1的年光合总量及其逐月的变动,结果表明,平均叶面积指数为5.6的RRIM600林分年光合干物质总量为60660公斤/公顷,平均叶面积指数为5.5的GT1 林分为60000公斤/公顷,平均光合强度和月的总光合量在一年中的变动均呈双曲线类型。
1986年起,许闻献等与海南、粤西、云南等垦区科技人员合作,对中龄无性系胶树开展大规模的刺激割胶制度改革试验。经过4年协作攻关,突破了割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提出“低频、少药、短线、轮换、浅割、增肥、产胶动态分析”的技术措施,在生产上全面推广。这种新割制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干胶产量,而且由于减少了割次,工人割胶株数增加,从而缓解了割胶工人人数不足的困难,增加了割胶工人的收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八五”期间,为了全面改革我国橡胶树割胶制度,许闻献等进一步研究了橡胶树晚熟无性系PR107初产期的四季割胶新制度,提出了一系列用以调节产胶与排胶生理平衡的创新技术和生理参数,使PR107初产期既高产稳定,又省工省皮。与此同时,许闻献等还对超微割胶、导胶技术和用生物或化学方法在田间凝固胶乳等进行了探索。
1991年,杨少琼、范思伟等研究台风对橡胶树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害树若干生理状况与典型死皮树生理状况相似。
1995年,杨少琼等研究橡胶树胶乳核酸含量与产量及死皮的关系,分析了健康树与死皮树胶乳核酸、蔗糖、无机磷和硫醇的含量及核酸的活性与胶乳产量和死皮之间的关系,认为死皮树胶乳中核糖核酸酶活性的增强和核酸含量的下降,是割面局部组织衰老现象的反映。
90年代初,何向东、吴小平等研究橡胶树割面保护剂。研制出的割面保护剂使用后,可使橡胶树遇4°C低温时基本无寒害和割面条溃疡,死皮减少20 %,再生皮生长增加15%左右,翌年开割初期增产干胶10 %左右。此割面保护剂每年在海南垦区推广应用约7万公顷。
六、病虫及有害生物防治
1953年4-9月,研究所植保室组织开展第一次橡胶病虫害调查。由贺子敬、覃泽夏、张开明、周启昆、陈乃用组成病理组,尤其伟、丘燕高、平正明组成昆虫组,分赴广西、广东粤西和海南三垦区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记述了橡胶红、褐根病、割面霉、白粉病、麻点病、灰斑病、炭疽病等和分属于18科的48种害虫。1954年专题调查了海南橡胶割面霉腐病。
1953年,尤其伟带队考察橡胶害虫时,发现白蚁为害橡胶树和防护林,并且在华南地区很普遍,并初步鉴定了3科9属至少22种白蚁。以后尤其伟、平正明等还多次调查观察了白蚁的生物学习性,作了防治试验。1955年为广东省粮食厅开办“白蚁防治”训练班,在国内首次对白蚁防治作了系统的讲座。60年代初重点转向白蚁区系研究。1964年发表了《中国等翅目区系划分的探讨》,对白蚁进行了区系等级划分,简述了各区系间的地理位置、种属组成、生态特性及其经济意义。随后又报道了等翅目1个新属,5个新种和3个新亚种,将白蚁鉴定为4科70种。
1954-1955年,胡少波、丘燕高、王超汉等先后分别与广西张黄农场、东方农场及广东红华农场协作进行金龟甲(以幼虫取食橡胶苗地下部分或以成虫取食橡胶叶片)研究。进行了铜绿金龟甲、中华褐裸金龟甲、二白点金龟甲、姬豆形金龟甲等几种为害橡胶的金龟甲的鉴定,作了形态记述,观察其生活史和习性,分别对幼虫、成虫进行诱捕试验,并用666和E605施于苗圃土壤中或拌入堆肥施用毒杀,均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姬豆形金龟甲主要以成虫取食橡胶树叶,张钧于1960年用7种农药测定,进行室内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66、DDT均有较好的毒杀效果。
1954年起,开展橡胶白粉病研究(1956-1958年曾一度中断)。白粉病在我国植胶区分布广,流行频率高,是为害最大的橡胶树病害之一。此项研究先后由周启昆(1954-1955,1959-1961年)、郑冠标(1962-1969年)、余卓桐(1970年以后)负责。系统研究了病原生物学,病害发生和流行规律,预测预报和防治措施。先后提出了病害周年循环的越冬、流行、越夏3个阶段;病害流行过程的中心病株、病害增长蔓延、病害消退下降3个阶段;广东垦区病害流行的5种气候类型;将垦区划分为常发病、易发病和偶发病3个流行类型区,以及各流行区域的防治策略,并将其应用于病害测报和防治上,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1961年开始研究病害的预测预报和施药指标,先后在生产上推广了以总指数、嫩叶病率、混合病率为标准的施药适期指标和总发病率短期预测方法,在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上起了重要作用。1963年与上海农械厂合作,在引进国外喷粉机样机基础上,仿制出丰收-30喷粉机,很快在全国植胶垦区推广应用。1964年根据农垦部指示,与上海科技电影制片厂合拍了科教片《橡胶白粉病防治》。1977-1978年与海南、通什农垦局和南平、南茂、西庆、西培、西联等农场,以及广州民航总局协作,进行飞机喷粉防治白粉病试验,取得与地面喷粉防效基本一致、防治速度快、工效高的效果。
——70年代后余卓桐主持开展农药筛选试验。1973年选出脱叶剂乙烯利,1974年选出抗生素农药内疗素,1984年选出适于热雾机应用的新农药粉锈宁油剂。1983年开始对橡胶主要品种和从亚马逊引进的新种质进行抗病性鉴定,选出12个高度抗病的种质,为我国橡胶抗病选育种提供了新的种源。
——1966-1977年和1984-1985年分别测定了白粉病对橡胶为害造成的损失,根据防治成本、为害损失、防治效益与病害严重度的关系等确定了实生树和芽接树白粉病的经济阈值,为白粉病的防治决策提供了依据。1984年后,开展了综合管理体系的研究。1985年根据历年观察资料,选出橡胶落叶量、早期抽叶速度、温度等20个因子,用电脑逐步回归程序,选出海南、广东代表性地区的预测模式。经多年试用证明,这种模式准确率高,方法简易,省工,预见性强,可在生产上应用。1984-1986年作防治措施单项试验。1987年建立以经济阈值预测模式、化学防治、防治指标、品系抗病性利用等为主要组分的综合治理体系,并与华南5省区农垦局及所属18个农场协作,在6.7万公顷橡胶园中示范使用,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与经济效益。1990-1992年与华南5省区农垦局及其所属25个农场协作,开展橡胶白粉病防治新技术开发研究,应用综合治理体系、航空防治、热雾防治、地面喷雾等技术,在11.9万公顷胶园中示范推广。
1954-1956年,由陈廼用等进行橡胶根腐病类病害的调查和初步研究,报道了垦区红根病、褐根病、紫根病、黑纹根病和臭根病等5种根病及其分布、为害、传播与蔓延途径,鉴定了它们的野生寄主(红根病31种,褐根病33种,紫根病5种)。1964-1967年由陆大京、顾培荦等研究总结群众防治经验,开展外科治疗试验,提出了“挖、追、砍、刮、晒、管”六字处理措施。1965年派张开明等赴云南河口各农场开展根病调查和防治试验。1966年与海南农垦局合作在东兴、东太等农场举办根病诊断与防治培训班,开展根病防治。1976-1981年由张运强等与海南、通什农垦局及有关农场协作,试验并推荐使用十三吗啉保护根颈的方法防治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