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康一家四代人回宝岛新村过年纪实
兔年大年初六,天空如特意清洗般,碧蓝而清新,节日盛装下的宝岛新村,幽静而又温暖地等待着一位长者的归来,陪同长者回来的还有他的儿子、孙子、曾孙……
这位88岁的长者,就是热科院首任院长、原农业部部长何康同志。
汽车渐近宝岛新村,何康同志对着儿孙们激动、兴奋地大喊“回家啦!回家啦!”
宝岛新村,这个由何康同志主持评定出的美丽名字,是何康同志一手创建的热作之家,在这里他奉献了最美好的年华。艰苦创业时期,在宝岛新村荒山野岭上,何康同志带领大家自盖房子、上山挖野菜充饥、种菜、养猪……,一草一木地搭建起基本生活需要的“家”;也是在这片荒芜中,何康同志带领大家开拓了我国橡胶热带作物科技事业,开创了我国热带作物科技事业和高教事业,将宝岛新村开挖成我国橡胶热带作物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中心源头。
带着儿孙后代回“家”看看,是何康同志多年来的心愿。和儿孙们一起走走这片他生活、奋斗过的热土地,看看他钟爱的橡胶林、木薯地、植物园……, 释放他难忘的热作情怀,以及对宝岛新村“家”的眷恋。
参观柱花草基地
“Leucaena leucacephala(银合欢)现在还种吗?Stylosanthes guianensis.(柱花草)现在怎样?”何康同志一进入宝岛新村就不停地问这问那,他离开宝岛新村虽已多年,但对许多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的拉丁名、英文名仍记忆犹新,他渊博、扎实的热作知识,强大的记忆力,让陪同的科研人员感叹、钦佩。
何康同志一直关心、支持热作事业发展。听了牧草专家的介绍,他对柱花草种植技术和推广情况深表满意,鼓励大家一定要继续把柱花草种植好,推广得更好,并挥毫泼墨,写下“北有苜蓿,南有柱花草”,描绘出柱花草美好现状和广大前景。
何康老院长挥毫泼墨
何康同志深怀着木薯情节,赞叹目前培育出品质好、产量高的优质木薯。说起当年如何发动大家自力更生种植木薯等解决生存与发展的粮食问题,大家靠木薯度过了饥饿的3年。他领着儿孙们去看当时的“救命粮”—木薯,四代人还在木薯前合影留念。
木薯前合影
展览馆内,何康同志看见当年和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合影,在科技人员自己盖的茅草房的照片前,回忆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思绪万千,如数家珍;谈起当年艰苦而简单的物资生活,大家牢记周总理的“儋州立业,宝岛生根”题词,以苦为乐,意气风发,克难攻坚,无私奉献,代代相传,一步步创出“凡有热作处,皆有宝岛人”的一番天地。
何康同志回来过年期间,大家和他一起度过了他88岁生日。生日宴会上,离退休老干部、老专家、老工人聚集一堂。何康同志精神矍铄,热情洋溢,赞扬老同志肩负使命,风雨同舟,艰苦创业,激动得流下热泪。这泪水是热作事业主人翁自豪感的热泪,也是激励热作事业接班人勇往直前的热泪。
热科院精神牌匾前,何康同志一家和热科院科研人员合影纪念,热作事业开拓者和接班人以心领神会的方式,传承着“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他们身后的非洲楝,挺拔、参天。这是何康同志对热作事业的深情期许和祝愿。
展览馆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