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是海南世居民族,黎药是我国中医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黎药在毒蛇咬伤、跌打损伤、接骨、风湿、疟疾等方面 治疗疗效显著,至今还在海南中南部黎族村寨发挥着独特作用。然而,由于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通过口传手授的方式传承黎族民间医药知识,黎药传承现状堪忧。
日前,在海口举行的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项荣获一等奖的项目让人眼前一亮。这项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戴好富率领科研团队,历经11年潜心研究的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热带地区重要天然药物及黎药相关空白,构建了海南特有黎族传统医药知识系统,全面抢救和传承了黎族传统用药经验,避免了黎族传统医药面临遗忘及失传的危险。
心怀梦想与黎药结缘
海南黎族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在繁衍生息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黎药。随着时代的变迁,黎族年轻人不再愿意学习黎药知识,再加上天然林被破坏,黎药原材料越来越少,黎药面临着巨大挑战。
2004年,戴好富从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结束博士后研究,进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做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他不愿意看到如此有价值的资源消失,决定将黎药带出深山老林,让世人所熟知,让世人认可。
经过调研,戴好富发现,只有加快开发利用,黎药才能延续下去。“想要开发就必须摸清楚黎药的配方和所用植物的详细信息,但因黎药是口口相传的,市面上没有现成的参考资料,那我们就自己做一本黎药的大百科全书。”戴好富说。
深入山寨遍收验方
于是戴好富开始带领课题组深入黎族村寨,走访乡间黎医,收集民间验方。进山后,蚊虫肆虐的茅草房和并不合胃口的饭菜是大家要克服的第一个困难。其次是山里的蚂蟥和毒蛇。课题组的成员经常下山后掀开衣服发现身上布满了蚂蟥或伤口,大家就互相打趣:“今天你收集了几只蚂蟥?”
适应了山里的环境后,更大的困难摆在了戴好富等人前面:稍微说到关于黎药的话题,黎族同胞就闭口不语了。因为黎族的经验处方从来不外传,特别是祖传的经验处方,只有极少数人掌握,具有很强的保密性。戴好富和黎族人一起生活,耐心细致地表明自己的来意,和黎族村民聊到月落星沉。黎医们也渐渐明白了,戴好富此行不是为了和他们抢饭碗,也不是骗方子,而是为了让黎药发扬光大。
渐渐地,村里的药王成了戴好富的朋友,当地人许多家里保存的黎药处方也拿出来给戴好富做记录。
整理研发填补空白
经过11年的努力,戴好富带领团队跑遍了海南黎族同胞聚居的11个市县的105个村寨,系统摸清了黎药资源现状,为全面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黎药资源取得了第一手翔实的科学资料。
他们首次科学规范地从植物学名、拉丁学名、黎语发音、药名、植物来源和民间应用等方面编研了黎药632种,整理验方7776个,涉及病种660个,翻译确证黎族语言文字药名636个,确证附方使用药物基原1351种,出版了《黎族药志》(共三卷)和《海南黎族民间验方集》。他们还建立了海南黎药资源数据共享平台,提高了调查研究成果信息共用共享的实用性和公益性。
戴好富团队建立了黎药资源种质圃,对511种黎药植物进行迁地保护,其中珍稀植物有12种。他们完成了29种特色黎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共分享鉴定新物质86个、有开发应用前景的活性物质193个,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丁国胶囊、血竭外用软膏、血竭活络油等30个黎药相关新产品,形成了黎药资源调查与整理、珍稀黎药的抚育和种植、有效成分的发现、特色新产品研发的“产、学、研一体”的海南省黎药产业技术研究体系和发展模式。
日前,在海口举行的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项荣获一等奖的项目让人眼前一亮。这项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戴好富率领科研团队,历经11年潜心研究的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热带地区重要天然药物及黎药相关空白,构建了海南特有黎族传统医药知识系统,全面抢救和传承了黎族传统用药经验,避免了黎族传统医药面临遗忘及失传的危险。
心怀梦想与黎药结缘
海南黎族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在繁衍生息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黎药。随着时代的变迁,黎族年轻人不再愿意学习黎药知识,再加上天然林被破坏,黎药原材料越来越少,黎药面临着巨大挑战。
2004年,戴好富从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结束博士后研究,进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做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他不愿意看到如此有价值的资源消失,决定将黎药带出深山老林,让世人所熟知,让世人认可。
经过调研,戴好富发现,只有加快开发利用,黎药才能延续下去。“想要开发就必须摸清楚黎药的配方和所用植物的详细信息,但因黎药是口口相传的,市面上没有现成的参考资料,那我们就自己做一本黎药的大百科全书。”戴好富说。
深入山寨遍收验方
于是戴好富开始带领课题组深入黎族村寨,走访乡间黎医,收集民间验方。进山后,蚊虫肆虐的茅草房和并不合胃口的饭菜是大家要克服的第一个困难。其次是山里的蚂蟥和毒蛇。课题组的成员经常下山后掀开衣服发现身上布满了蚂蟥或伤口,大家就互相打趣:“今天你收集了几只蚂蟥?”
适应了山里的环境后,更大的困难摆在了戴好富等人前面:稍微说到关于黎药的话题,黎族同胞就闭口不语了。因为黎族的经验处方从来不外传,特别是祖传的经验处方,只有极少数人掌握,具有很强的保密性。戴好富和黎族人一起生活,耐心细致地表明自己的来意,和黎族村民聊到月落星沉。黎医们也渐渐明白了,戴好富此行不是为了和他们抢饭碗,也不是骗方子,而是为了让黎药发扬光大。
渐渐地,村里的药王成了戴好富的朋友,当地人许多家里保存的黎药处方也拿出来给戴好富做记录。
整理研发填补空白
经过11年的努力,戴好富带领团队跑遍了海南黎族同胞聚居的11个市县的105个村寨,系统摸清了黎药资源现状,为全面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黎药资源取得了第一手翔实的科学资料。
他们首次科学规范地从植物学名、拉丁学名、黎语发音、药名、植物来源和民间应用等方面编研了黎药632种,整理验方7776个,涉及病种660个,翻译确证黎族语言文字药名636个,确证附方使用药物基原1351种,出版了《黎族药志》(共三卷)和《海南黎族民间验方集》。他们还建立了海南黎药资源数据共享平台,提高了调查研究成果信息共用共享的实用性和公益性。
戴好富团队建立了黎药资源种质圃,对511种黎药植物进行迁地保护,其中珍稀植物有12种。他们完成了29种特色黎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共分享鉴定新物质86个、有开发应用前景的活性物质193个,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丁国胶囊、血竭外用软膏、血竭活络油等30个黎药相关新产品,形成了黎药资源调查与整理、珍稀黎药的抚育和种植、有效成分的发现、特色新产品研发的“产、学、研一体”的海南省黎药产业技术研究体系和发展模式。
戴好富说,下一步将继续立足海南特色,挖掘黎药资源,利用现代技术造福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