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即“石质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常伴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灾难,不仅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危及长江、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目前,我国岩溶面积 4515万公顷,其中石漠化面积1007万公顷,以云南、广西、贵州三省石漠化最为严重,占石漠化总面积的63%。片区辖 91个县(市、区)中有 81个曾为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58.8%。该片区还是珠江的源头、长江水源的重要补给区、南水北调水源区和三峡的库区,生态位十分重要。
Δ 贵州兴义南盘江石漠化区域生态状况 (摄影:董荣书)
石漠化区域的生态和发展是国家关注的焦点, 党的十八大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的生态发展的方法和目的。
由于石漠化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农村居民收入低,生产、生态及生活之间矛盾突出,曾一度陷入“越垦越荒、越荒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为从根本上破解这个难题,2013年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刘国道研究员提出在石漠化区域构建“基于牧草覆盖和利用的石漠化生态高效发展模式”,通过作物和牧草不同生态位的配合,构建“上管收入、中管石头、下管生态”的生态高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牧草提升石漠化区域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功能,实现石漠化区域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经过12年的探索与实践,筛选出适合构建石漠化生态发展模式的优异牧草资源8份,通过国家牧草品种委员会审定品种3个。构建了不同石漠化区域的“果-草-畜”生态发展模式,使石漠化区域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水土流失减少40%以上。在云南、贵州、广西石漠化区域建立了不同发展模式的示范基地,一批企业和农户优先富了起来,将这些典型案例汇编成册,出版《石山变形记—写在大地上的论文》。该书立足石漠化生态治理,充分体现了牧草产业在石漠化区域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可观摩、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是滇桂黔石漠化地区乡村振兴的科技实践。
典型案例1:石山结出幸福果 — 贵州兴义石漠化综合治理
田房村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西南州)兴义市南盘江镇,是一个只有37户147人的布依族小村庄,由于石漠化严重,该村又被称为“岩窝”。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牵头,以该村为试点,建立示范基地,通过引导在该村种植芒果和澳洲坚果,鼓励农民在果园间作高产优质牧草,实施小规模的圈养,已形成“果上山、藤盖石、草盖地、畜吃草、粪养果”的高效循环绿色发展模式。
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生态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通过引进特色作物,集成轻简高效栽培和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构建“上管收入、中管石头、下管生态”的高效栽培模式,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建立核心示范基地。通过对核心示范基地综合治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单项技术增产47.36%,集成技术增产60%以上,成本减少20%以上,提高收入150%以上;植被覆盖率提升33.17%,示范区内重度、中度石漠化面积减少了26.98%,石漠化程度呈现从重变轻的良好态势,昔日的石质荒山已被“绿毯”覆盖,石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硕果累累的澳洲坚果和芒果,变成了今日的金山银山。
该模式已经推广到贵州、广西和云南石漠化严重地区,建立示范基地5个,推广面积8万亩,初步探索出一条石漠化土地得到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乡村产业得到发展的有效途径。
Δ 贵州省兴义市南盘江镇田房村治理前后整体效果对比 (摄影:刘国道)
典型案例2:石山长出黑珍珠 — 广西罗城牧草+毛葡萄治理石漠化
广西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石漠化现象普遍且严重。罗城也是“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是毛葡萄的原产地。毛葡萄根系发达,单株覆盖面积可达几十平方米,具有恢复植被、防止土壤沙化、保持水土的能力。
近年来,罗城把发展毛葡萄产业作为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手段和产业扶贫的重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在该县特色支柱产业毛葡萄土地做文章,构建牧草、金银花、青蒿和晚熟优质高抗葡萄品种搭配的生态种植模式,真正实现“绿了石头,富了农民”,因此毛葡萄在当地被称为“石山黑珍珠”。
Δ 广西罗成四把镇毛葡萄林下草畜一体化模式效果(摄影:董荣书)
典型案例3:“石在人家”脱贫记—云南保山以生态循环模式治理石漠化
云南保山市岩溶地貌面积5 982.7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1.38%,市辖5县(市、区)都有岩溶地貌分布,其中隆阳区岩溶地貌面积占区域国土总面积67.13%。
红泥地是典型的石漠化区域,由于石头过多、过大、高耸,农户居住在瓦渡石林中,红泥地农户被广泛称为“石在人家”。全村共有农户40户,人口173人,耕地面积312亩,山林面积1 780亩。30年前,红泥地由于土地破碎、耕地稀少,为了生存,当地农民“开荒开到山尖尖,种粮种到天边边”,“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荒、越垦越穷”的怪圈。农民长年累月在石漠化土地上种植玉米,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为了守住青山、保护绿色生态,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刘国道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在该区域构建“种植果树,林下套种,种草养牛,粪便还田”的种草养畜高原生态种养循环模式,使“石山”变成了“青山”,“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针对保山市石漠化山区小农户的养殖需求,在当地推广核桃林下种植牧草,构建高原生态种养循环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综合效益。畜禽粪便用于热研4号王草等饲草和其他作物种植所需肥料,实现“林-草-畜”循环发展,农户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种植饲草。在核桃林下的石头地里、地边、地埂、路边和雨水冲积处种植王草或青贮玉米,既有效减少水土流失20%以上,又收获大量饲草满足养殖业需要,全村累计种植热研4号王草150亩左右,亩产鲜草约20吨,全村饲养肉牛160头,年人均增收25 000元。
林下间作饲用大麦。充分利用核桃落叶休眠期的土地、光、热等资源间作饲用大麦,减少水土流失,为山区农民有效解决林粮争地、饲料短缺的问题。一般亩产鲜饲草料2吨左右,或收获干籽粒0.35吨左右,增加产值900元左右。
Δ 云南保山瓦渡红泥地村石漠化区域草畜一体化模式效果(摄影:董荣书)
典型案例4:石山上的“绿色银行”—云南临沧牧草+澳洲坚果治理石漠化
云南省临沧市石漠化情况较为严重,面积达15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永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镇康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同时,临沧也是佤族文化发祥地之一,居住着23个民族,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农民都以传统的玉米等作物为主,不仅效益低,还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面积扩大。1991年在永德县开始引进试种澳洲坚果,2002年开始规模连片发展,至2018年种植面积达227.89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81%。
围绕临沧澳洲坚果种植中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刘国道团队在永德县大红山开展了澳洲坚果生态种植、不同石漠化程度分区间套作、林下种草养殖等技术集成,构建了基于林下间套作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了临沧澳洲坚果种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将临沧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成了年年有收入的“绿色银行”。
临沧市永德县澳洲坚果种植区域都比较偏远,家家户户都有养殖畜禽的习惯,养殖的畜禽不仅可以供自家日常食用,还可以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针对澳洲坚果种植区存在的问题,在临沧市永德县崇岗乡构建了基于林下牧草种植的“果-草-禽(定时轮换)”和小规模“果-草-畜-沼-肥”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根据不同种植区域的地形和澳洲坚果生长情况筛选出了适合林下间作的禾本科牧草——热研4号王草,豆科牧草——绿叶山蚂蝗。热研4号王草适合种植于林下尚未封行且已完成逐年垒台的园地,其分蘖快、根系发达,种植1年后即可在地表形成致密的根网保持土壤,水土流失显著减少。澳洲坚果林下间作热研4号王草,一年可以刈割3 ~ 4次,鲜草亩产量约5吨,为畜禽圈养提供充足的牧草,畜禽粪便还田后可供王草和澳洲坚果60%的肥料,显著减少了化肥施用量和生产成本投入。澳洲坚果林下间作热研4号王草还能缓解永德山区饲草周年供应不均的问题,雨季王草产量高的时候开展青贮,以供应旱季饲草不足,保证畜禽的饲草需求。在未完成开梯和地形较陡的区域间作绿叶山蚂蝗,绿叶山蚂蝗是多年生豆科牧草,生长快,茎节着地生根,结瘤固氮能力强,种植后在地面形成厚30厘米的覆盖层,可将林下石头全覆盖,抑制杂草生长,水土流失趋近于零,每年有大量的落叶腐烂入土,显著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绿叶山蚂蝗作为绿肥利用,平均每年可为果园提供优质绿肥2.8吨/亩,相当于向土壤施入了10.78千克氮、5.53千克磷、6.79千克钾。绿叶山蚂蝗接种高效根瘤菌后每亩平均可固氮20千克/年。绿叶山蚂蝗也是优质的豆科饲草,澳洲坚果园间作绿叶山蚂蝗每年每亩产干草900千克左右,可代替玉米、豆粕等精料养殖畜禽,促进畜禽圈养的健康发展,为“果-草-畜(禽)-沼-肥”模式提供保障。
Δ 云南临沧永德县大红山不同种植模式生态对比(摄影:董荣书)
在石漠化区域发展特色作物产业,是促进石漠化区域生态高效发展的最快捷手段,在多年生作物替代一年生作物过程中最棘手的两个问题:初期农户的收入和地表的生态问题。通过在地表种植牧草可以巧妙的解决这两个问题,一方面多年生牧草在石漠化地面可以形成致密的覆盖层,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另一方面种植的牧草可以为畜禽养殖提供饲草,解决种植模式更换初期农户的收入问题。牧草在石漠化的应用是牧草产业综合功能的充分体现。
报道链接:刘国道:牧草体系专家“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