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立业 宝岛生根”,是1960年2月9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到华南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视察后,于2月10日的亲笔题词。当时,所院员工正处于极其困惑之中,总理的题词不仅在当时坚定了所院科教员工战胜困难、扎根生产中心的信心,而且尔后直至2007年9月5日实施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实质性分离、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海南大学合并组建新海南大学之前,是两院人献身热带作物事业的鼓舞力量。两院结合为一体的事实已成为过去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原来的研究所于1965年发展成为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所以人们长期来习惯于将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简称为“热作两院”或 “两院”。两院于1994年和1996年先后改名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因此,这二合一的单位又可简称为“热农院校”。热科院直属中央农业部,热农大2000年起实行部省双重领导与共建。经过50年的发展,两院从主要为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业服务发展成为综合性热带农业科教基地和学术中心。现在,海南省高等教育资源已经重新整合,院校已分离,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已和海南大学合并组建了新海南大学。回顾两院相结合近半个世纪艰苦奋斗的历程,为曾经在一起共同奋斗过的原两院人和后代保留下这段难忘的历史,对于继往开来,推进我国热作科教事业发展,也许是必要的、有益的。
一、在严峻的国际环境和特殊历史条件下,为发展我国橡胶热带作物事业而创办研究所
我国缺乏天然橡胶,需要进口。建国初期,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后,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天然橡胶不能进口。橡胶和钢铁、石油、煤炭是现代工业社会四大重要原料。当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缺乏橡胶,也都受到禁运。那时社会主义阵营能够种植天然橡胶的地方,只有中国南方几个省区。越南南方虽然也可植胶,但当时还没有解放。苏联要求中国开辟橡胶园,发展橡胶生产。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为了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发展我国自己的橡胶生产基地,由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主持这项事业,由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直接指挥大面积种植橡胶的工作。
1950年底,中苏两国领导人就发展天然橡胶生产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一个共识: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一个协议,以合作形式共同发展天然橡胶生产,苏方提供资金、物资和技术,帮助中方在华南建立橡胶生产基地,换取橡胶开割后每年获得成品胶的回报。苏方的投入,以中方提供的橡胶相抵。协议因一些利益关系和细节问题,一直拖到1952年9月15日才正式签署《中苏关于橡胶技术合作协议》。周恩来总理出席了文件的签字仪式。
1951年8月31日受周恩来总理委托,陈云副总理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00次会议,对华南种植橡胶做出了部署,通过了《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1952年初,抽调了一批地方干部,招收了大量民工,参加定植橡胶工作。同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抽调2万多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组建林业工程第一师、第二师和1个独立团开赴广东粤西、海南和广西合浦,参加垦殖橡胶工作。苏联也运来了机械(主要是拖拉机和汽车),派来了专家和开拖拉机的机务人员。在华南地区组建了大批国营农场。1951年11月由陈云副总理和当时的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主持成立了领导管理机构华南垦殖局,由叶剑英同志兼任局长。同年12月,中央林业部组织了一千多名全国有关高等院校农林专业的师生,在叶帅的指挥下到华南地区勘察、规划,选择宜植胶林地,从此揭开了大规模发展天然橡胶的序幕。
根据中央发展橡胶的决定精神,为了解决橡胶栽培和加工中的科学技术问题,林业部1952年底决定以原广西桐油研究所和重庆工业试验所橡胶组的人员和设备为基础,并从全国各地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抽调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组建特种林业研究所。经一年筹备, 1954年3月1日研究所正式成立于广州,定名为“华南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为的是对外保密。研究所隶属华南垦殖局领导。由华南垦殖局副局长李嘉人兼任所长,副所长有乐天宇、彭光钦、林西。1953年筹建研究所期间,将海南垦殖分局建在联昌的那大研究站划归研究所作为研究所的海南试验站,随后又在粤西徐闻、广西龙州分别成立徐闻和龙州试验站。同时,研究所开始组织研究人员赴橡胶垦区进行考察,摸清垦区的环境特点和原有老橡胶园胶树生长情况,随后逐步开设专题研究。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和锡兰(斯里兰卡)签订了橡胶协定,进口橡胶有了通道。而大发展中第一批种植的橡胶,迫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任务紧急,根据“先大陆后海南,先草原后森林,先平原后丘陵”的种植方针,大多种在粤西和海南北部草原地区,受到风寒严重为害。为此,1953年中央调整了橡胶发展速度和规模,提出了“提高质量,增加产量,改善经营,降低成本,稳步前进”的方针。从单一种植橡胶调整为以橡胶为主,农林牧结合,实行多种经营。1954年,橡胶生产管理体制上也从林业部转到了农业部,华南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也改名为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1955年11月,全国农业科研工作会议上讨论热带资源开发问题,要求研究所以研究橡胶为主,大力开展热带经济作物的研究,并把服务范围从华南扩大到西南热带、南亚热带地区。1956年研究所彭光钦副所长带领有关教授出席全国制定12年科学发展规划会议,承担了橡胶研究的国家重点任务,全面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同年,中央成立了农垦部,王震同志任部长,华南垦殖局和研究所都从农业部划归农垦部,研究所转为直属农垦部领导,改名为华南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农垦部要求研究所下迁海南热带作物生产中心,结合生产开展研究,并下调热林司何康司长任研究所所长。同时,下调了许成文、肖敏源、肖敬平、孔德骞、郑学勤、王建群等6名科技人员,以加强研究所的科技力量。李嘉人副局长不再兼任所长,原来的副所长乐天宇因病早已调回了北京,林西副所长调广州市任职。华南垦殖局调来一名副所长武树藩。何康任所长后,又调进原西联农场场长吴修一、党委书记龚硕蕙,以加强所的领导力量。1957年5月至9月,吴修一先按何康所长嘱咐到联昌带领一批科技人员搞土地规划,确定地界;中秋回广州后就任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组组长。龚硕蕙任研究所专职党支部书记(当时全所只有10多个党员,仅成立一个支部)。研究所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二、艰苦奋斗,在不断战胜自然灾害和人为失误中曲折发展
1957年初何康所长到职。反右运动后,研究所成立了党组,何康同志任党组书记,成员有武树藩、吴修一。新领导班子建立后,研究所开始了新的征程。
(一)贯彻农垦部关于将研究所搬迁到海南橡胶热作生产基地的决定
首先,加强试验站,扩大试验基地。抽调了一批科研骨干下到海南和徐闻试验站。刘松泉调任海南联昌站站长。在海南农垦局的支持下,从西庆农场划进2个生产队,扩大海南联昌站的试验基地和规模。庞廷祥调任徐闻站副站长。在粤西农垦局的支持下,将徐闻站从徐闻迁到湛江湖光岩,并由湖光农场划出土地,建立了约470公顷的试验基地,改名为粤西试验站。派田之宾、温健等到海南万宁筹建兴隆试验站,开展胡椒、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的研究和引种。将广西龙州试验站划归广西农垦局。
第二,搬迁研究所到海南橡胶生产基地。研究所在1954年成立时,曾对所址有过讨论,拟建在海口五公祠附近,但由于专家们包括帮助筹建研究所的苏联专家都认为,科研机构离不开现代化水电、交通设施和信息,最后选定建在广州石牌。远离了自已的研究对象,试验工作确有很多不便,同当时强调理论结合实际,知识分子同工农相结合的要求也不相适应。农垦部成立后,王震部长曾召集研究所的专家到北京座谈,动员将研究所下迁到生产基地。1957年王震部长赴日本考察途经广州时,又召集专家们座谈,动员下迁。所以研究所的搬迁已势在必行。在整风反右运动后期,即派出陆行正、缪希法、朱荣耀等到海南进行所址勘察。在选址过程中有过几种提议,经多方论证比较,选定在现在的儋县宝岛新村。为什么要选在这个地方呢?
一是在垦区具有代表性,儋县位于海南西北部,温度虽不及南部保亭等地高,冬季偶有低温寒潮影响,但台风频率小,风害较轻,在我国热带北缘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
二是儋县有8个国营橡胶农场,是橡胶生产最有利的地区之一,也是海南最大的植胶县,有利于科研同生产的结合;
三是研究所原来的海南联昌试验站就在其北面,有相当规模的试验基地和简易工作用房与住房,研究所在搬迁过程中有落脚之地,且可同新址连成一片。
1958年3月15、16日正式下迁。全所200多名职工,由何康所长和武树藩副所长带领分别乘汽车和轮船分陆、水两路下到海南。除橡胶北移研究组留在广州继续搞课题研究,2名电工不愿来海南在广州另找工作外,全所职工都义无反顾地离开了繁华的广州,下迁到了宝岛新村。原计划是留下100多名家属子女,待新址建好一批砖瓦住房后再搬下来的,但由于新办的华南化工学院也要求当年开学,全部房子必须在开学前腾出来给华南化工学院使用,因此,来不及等待建好砖瓦住房,家属子女就于1958年7、8月间仓促下迁,……大多数人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茅草棚里。
(二)与华南农学院联合创办华南农学院海南分院
在研究所准备搬迁时,所领导主要是何康同志就曾设想,研究所搬到生产基地,应参照美国贝尔茨维尔(Beltsville)农业科学城的做法,把科研与教育、推广结合起来。1958年正值全国大跃进,热带作物开始了新的发展。华南农学院在全省各专区创办分院,其海南分院因人力不足,准备推迟。得此消息后,何康同志立即与华农领导杜雷院长联系,并经与正在华农考察工作的农业部高教局邢副局长共同研究,商定由研究所与华南农学院联合创办海南分院,与研究所建在一起,相互依托。当时华农派出了由李锦厚副教务长带领的7名教师,并将刚从沈阳调回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