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好富:发掘海南黎药资源 科技创新回馈社会
在过去的十一年里,我和我的团队始终坚持野外调查,耕耘于琼州大地山水间,足迹遍布海南黎族同胞聚居的11个市县的黎村山寨,走访乡间黎医,通过询问、交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调查黎族民间传统用药经验,搜集散落在民间的资料,系统摸清了黎药资源现状,为全面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黎药资源取得了第一手详实的科学资料。首次科学规范地从植物学名、拉丁学名、黎语发音、药名、植物来源和民间应用等方面编研了黎药632种,整理验方7776首,涉及病种660个,翻译确证黎族语言文字药名636个,确证附方使用药物基原1351种,出版了《黎族药志》(共三卷)和《海南黎族民间验方集》。将上述2部4卷系列黎药专著共219.4万字进行了数据化处理,建立了海南黎药资源数据共享平台,提高了调查研究成果信息共用共享的实用性和公益性;首次建立了黎药资源种质圃,对511种黎药植物进行迁地保护,其中包含海南粗榧、巴戟天、箭根薯、火焰兰、密花石斛、血叶兰等12种珍稀濒危黎药植物12种。建立了高通量生物活性筛选平台,完成了29种特色黎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共分离鉴定新物质86个、有开发应用前景的活性物质193个;在此基础上研制了30个黎药相关新产品。形成了黎药资源调查与整理、珍稀黎药的抚育和种植、有效成分的发现、特色新产品研发的“产、学、研一体”的海南省黎药产业技术研究体系和发展模式。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热带地区重要天然药物及黎族药相关研究空白,构建了海南特有黎族传统医药知识系统,全面抢救和传承了黎族传统用药经验,避免了黎族传统医药面临遗忘及失传的危险。
今年,“海南黎药资源的收集保护、物质基础与创新利用研究”项目获我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对我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2015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扶持十二个重点产业发展方案”和《海南省促进省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这是在新形势下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是为我们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注入了信心。我们这个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年轻团队将继续坚守“心怀梦想、耐住清贫、克服浮躁、敢为人先、埋头专业、扎实肯干”理念,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实践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双轮驱动,为我省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加快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升级作出更大的贡献!(戴好富研究员在2015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