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才动态

筑巢引凤聚专才 我院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打印
【字体:

    近日,我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传来喜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原院长汪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胡永华博士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分别被我院南亚所、生物所引进。

  这是我院贯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院推进人才强院战略取得的新成效,是院属科研机构引才聚才的具体实践。

  一方面,我院加强顶层设计,把核心政策作为引才聚才的“兴奋剂”。我院着眼于热带农业科技特色做特、优势做优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作机制建设,做好顶层设计,举全院之力构筑适宜四海贤才干事创业的“巢”。围绕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和保障等人才发展需求,以“十百千人才工程”为纽带,引进和培养并重,开展综合性、一体化和一条龙的制度设计,加大支持力度,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和手段,强化引进高端优质人才团队和急需紧缺人才。汪春研究员就是为我院高层次人才政策和事业平台所吸引,北鸟到南飞,辞官从研,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将致力于引领我院现代循环农业工程技术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各研究所作为引才用才的主体,把优化创新平台作为引才聚才的“催化剂”。近年来,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创新能力条件建设逐步提升优化,支撑平台大幅改善,为八方英才提供了高品质的创新创业之“巢”。生物所作为我院六大创新领域之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的科技支撑主体单位,注重打造创新平台,持续发力该领域的研究基础,加强核心团队建设,面向全国招聘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为引进高层次来院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撑。据了解,生物所引进的胡永华博士曾于2004—2006年间在我院生物所工作,2006年9月前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攻读博士,博士毕业后留在中科院工作。此次回院工作,正是因为事业平台的吸引,正所谓“孔雀东南飞,飞去又飞回”,实现了精准引才、引凤还巢。

    下一步,我院还将积极探索创新聚集人才的新机制新办法,坚持人才优先导向,“固定”引才和“流动”引才并举,努力发动全院“觅”人才,完善政策激励“引”人才,优化环境保障“留”人才,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特岗绩效、科研启动专项资金和住房条件等优惠政策,开辟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加快热带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汪春简介

  男,1963年生,教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现聘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化农业农机装备研究与示范”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黑龙江农垦科学院院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研究和数字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级项目11项,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11项,出版著作5部。

 

   胡永华简介

  男,1978年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曾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主要从事海水养殖动物疫病研究,发表SCI论文34篇(JCR一区论文24篇),论文总影响因子100.9,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9项。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