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贝多芬被命运判决失聪,他却说:“我却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年已七旬的张诒仙是我院“建院55周年突出贡献奖”得主之一。她因为一次工伤,造成了高位截瘫。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在花样年华经历了命运的重大打击,令人惋惜,但是她没有向命运和困难屈服,利用自己能够活动的双手和头脑,自学外语,翻译科研论文和著作,为热带农业科技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正值五一劳动节,笔者拜访了位于两院家中的张诒仙老教授。一走进屋内,就看到大小各异的书籍,有的是翻译字典,有的是翻译文献,还有打印在纸上的翻译手稿。张教授一看到我们进来,手上生风似地推动轮椅,仿佛是一个年轻人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过来。她气色微红,满脸笑容,时刻能感受一种年轻的激情在燃烧。
“来,来来,你们快坐下来,天气热,多吃点西瓜。”她说着忽然机灵地话锋一转:“你们是想采访我吧,我什么都招了。”
在张诒仙的身上,我们没有看到残疾所带给她的灰暗,相反,残疾似乎让她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旺盛。也许正如她总是不自觉地说到“国家”、“贡献”二词那样,她为国家为事业作贡献的精神,已经扎根于心中,让她如同凤凰涅槃一般,用残疾的身躯,让生命又一次焕发新生。
朱恩林副院长代表院党组看望张诒仙
青春,从椰子树上坠落
时过境迁,张诒仙回忆起往事时说,她本是一个山区土生土长的山妹子,下河洗衣、上山砍柴,从小走惯了九曲十八弯的山路。十多岁上高中时离家三、四百里路,还要翻越一座崎岖峻峭的大山,她去去来来也都是凭着父母给的“11号”车。男生说他们都走累了,而她还精神抖擞,干劲十足。
1958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1959年来到两院。她初到两院就接手了国家下达的椰子研究任务,虽然心中张诒仙不太愿意,但是一想到自己是唯一的农科大学生,内心强大的责任感就油然而生。在几乎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她和其他科研人员一起,硬着头皮开始从事椰子研究。
当时,张诒仙带领一个中专生,五名工人,来到文昌东郊公社,开展研究工作。她和同事白天奔波在文昌东郊的椰林里,爬上高大的椰子树观察开花授粉的情况,晚上为其他成员上文化课,经常是12点才能结束。文昌较为干旱,用水都是需要等水池蓄水,为了不跟老百姓抢水,张诒仙的团队总是12点之后才去洗澡。不仅生活用水困难,平时伙食也只有稀饭地瓜,但是张诒仙说:“那时候,我们年轻着呢,一想到为国家做贡献,吃不饱也可以卖力干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她精神饱满,干劲十足,时刻想着为国家、为事业作贡献的时刻,命运却发生了重大转折。
有一天,为了观察的细致,她亲自爬上椰子树观察椰花的生物习性。没想到,在观察过程中意外发生了,她从树上摔了下来,造成了三处胸椎压缩性骨折。由于当时医疗条件落后,摔伤后第四天才到广东接受有效治疗,最后诊断结果是外伤性高位截瘫,胸口以下部位全部没有了知觉。
张诒仙说:“一场飞来的横祸残酷地报废了我的一双‘铁板脚’。我一颗鼓满风帆的心随之沉入万丈深渊,苦不堪言,一切陷入谷底。健全人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如躺着翻身、坐起来、站立行走,对于我,都成了不可克服的困难。我的内心苦闷烦乱,内心万分痛苦。有时甚至想,这样活着还不如死去,死是一种解脱,一了百了。”
然而,更多的时候,她还是想活着就要拿出十足的勇气和毅力跟这噩梦般的厄运打一场殊死的持久战。想到革命先烈赴汤蹈火、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历尽艰难险阻为我们打下红色江山,又回想自己二十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立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她终于在迷惘中为自己点亮了一盏希望的灯。虽然自己是个重度伤病员,但是日子还得过,退缩不是出路,惟有奋勇向前。她时刻告诫自己,绝不能一蹶不振、颓废沉沦,要排除万难与重度伤残抗争,在事业上也应该活出自己的精彩,要与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绝缘。
顽强自学,走上翻译之路
张诒仙告诉记者,那时候,她强撑着连翻身都不能的残体,在一袭白色的病床上躺着开始自学英文。病友心疼地劝她说:“小张!你是公伤,以后国家会养活你一辈子。” 她想到自己人生还有好几十年,国家培养一个大学毕业生不容易,而她对原来热爱的工作依然心驰神往,不能因为身体条件就退缩,应该另辟蹊径来报效祖国,于是,她冒出了一个念头:自学英文和日文,做热带作物科学技术文献资料的信息研究和翻译工作。
恰逢文化大革命的时期,学英文被说成“放洋屁”、“不合法”,但是张诒仙认为世界交流是未来的大趋势,学好英语是必须的。所以,她冒着被人检举的风险,偷偷地在晚上学习英语,一遇到有人来敲门,就赶紧把英语书藏起来。
通过埋头苦读、坚持不懈地学习,她逐步地可以运用英文和日文从事热作科技文献资料的研究及翻译工作,并日益得心应手。信息所的老领导赵灿文说:“张诒仙的文章不用费时间,看一遍就可以过了。”
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她翻译推介了稀有豆类作物翼豆和稀有果树作物油梨;利用8小时以外的业余时间译著了二十多万字的《椰子》一书;翻译、校译及编写了六百多万字,出版了译著和编著等。退休后,特别是前二十年她也没有全休,依旧译、写并发表文章,论文《叶片蛋白质的开发与利用》还被科教兴国系列丛书选出并编入其书中。
走出痛苦的最好办法就是工作,忘我地工作。瑞士哲学家爱弥尔说过:“是工作使人生有味。”只有工作使人生活有目标,能够引以自豪。勤奋工作,把自身的才能乃至潜能贡献给祖国,才能享受到最大的快乐。
“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这是她在灰暗的逆境中披荆斩棘走过来的信念。她说为了工作,把自己当作苦役一样,分秒必争、绞尽脑汁,过年过节都成了工作日。或许正是因为整天忙忙碌碌,达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程度,让时间过得飞快,反倒没有时间去忧虑、寂寞和孤独,感到了充实和满足。
海南大学的章汝先教授谈起张张诒仙老人时评价说,身体的残疾似乎并没有在她脸上刻下一丝的阴影、忧伤、悲叹,她的脸庞分明是一张柔和的笑脸,满是乐观的笑容。
自强不息,化身火凤凰重生
学习和工作,赋予了张诒仙生活的意义,也让她的生命获得新生。有事干就感到生命有价值、生活有意义,生活着是美好的。40多年的翻译、校译、编写工作,六百多万字文稿,让她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
一个瘫痪病人生活的诸多困难,这在正常人是难以想象的:生活不能自理,经常还面临着尊严的挑战,在克服伤残苦痛的同时还要刻苦自学和工作,身体和心理饱受煎熬。
“正是因为多难,所以内心强大。”张诒仙说:“我的人生就是咬紧牙关、攥紧拳头与厄运抗争的人生。我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不幸伤残,失去健全的身体,然而身体上的残疾并没有击跨我的意志,从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耳顺之年……直至耄耋之年,我一直都在与病痛不屈抗争,用自己的坚强和乐观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尽管身体残疾,但是还有来自单位同事们的关爱。她被大家誉为战胜生命风暴的人,是生活在自己身边的女保尔·柯察金。因为对张诒仙的敬仰之心,大家总会自发地来帮助她,一知道她有困难都会不吝惜时间,积极响应。信息所副所长高秀云对老人家说:“您以后有什么困难,不用嫌麻烦,只需打个电话,我们会第一时间赶过来帮助您。”
由于工作突出,张诒仙先后获得了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功勋奖等荣誉。但她不太在意这些荣誉,她说自己更开心的是:验证了能力,谱写了自己的人生之歌。健全人能做到的,残障人只要刻苦努力,同样也可以做到。
她说:“我想告诉所有年轻人,只要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拥有一颗绝不向命运低头的头颅,就能战胜任何艰难困苦。劳动是立国之本,热爱劳动,不仅能让国家富强,更能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生命活得精彩。”
张诒仙老人是一把闪耀着激情岁月的火炬,是一曲谱写平凡人的赞歌,是千万个奋斗在热作科研第一线的拼搏身影。或许,有的人因为伤病已经离开人世,有的人烙下残疾的伤痕,但是无数的后继者们不会忘记他们指引的方向,国家不会忘记他们向科研高地的伟大进军,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的杰出贡献。正如同那一把火炬会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递,正如同那一曲赞歌会在年轻人心中流唱,他们的精神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