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到上课时间,海南大学的大教室里坐满了人,所有人都在百无聊赖地等待上课,有的同学悄悄拿出了手机。忽然,讲台上传来流利的英语,仿佛收音机里的BBC广播,大家不由得抬头一看,一下子被那位身材高大的老者吸引住了:他脸上一道道皱纹如同古树的年轮,每一道就是一段故事;他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历史中传出来,每一个字符音符苍劲有力,动人心扉。他叫郝永禄,来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资深老专家。
在热科院60多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中,第一批满怀理想、响应号召的年轻人从全国各地来到这片热土。现已从热科院退休的郝永禄教授便是其中一员,从意气风发的大学毕业生,到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学者。为发展我国热带作物事业,远离城市,辞别亲人,用了大半辈子的时间把满腔的热血倾注在这片热土,诠释了“两院精神”。
郝永禄曾担任世界地理联合会会员、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常务理事、亚洲开发银行专家库咨询专家等职务,并在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荣誉称号。现已年过八旬的他每当一谈说起当年来到两院的情形,就激动地“手舞足蹈”,如数家珍,仿佛历史又重新放映在眼前。
奉献,是青春与热血的交响曲
60多年前,年方20的热血青年郝永禄刚从山东大学毕业。他服从组织安排,于1953年来到了位于广东湛江市的华南垦殖局做一名技术员。1954年华南垦殖局迁往广州市,同华南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热科院前身)合署办公。1956年郝永禄随大部队从繁华的都市下迁到海南儋州──原热科院总部开始从事科研工作。
“当时一大批人携家带口过来,两院都还没有建设好,我们只能住在南秀宝岛新村的茅草房里,一边搞科研一边搞建设。” 郝永禄说,“那个时候,海南的环境非常艰苦,蚊虫肆虐,尤其是有的昆虫一飞起来,漫天飞舞着,还携带着有毒的粉末……”
随后的41个春秋,郝永禄将如火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热作科研事业。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农业气象研究和农业区划研究。50年代到80年代间,郝永禄教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的科研工作。郝教授仿佛就是一个不停转动的陀螺,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虽然在研究初期,所依赖的的设备是最先进的“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算盘”进行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但是郝教授的团队依然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完成了橡胶树生长发育和气象条件、华南植胶区防护林气象效能以及橡胶树白粉病农业气象初步鉴定等多项研究。
1980年,郝永禄被任命为“农垦部热带、南亚热带土地资源调查和热带作物区划办公室(后更名为农业部热带作物区划办公室)副主任。为了完成区划工作,郝永禄先后跑遍了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全国热区,甚至为此专门在西双版纳驻扎了两年。“我们在云南红河走山路时,遇到对面的汽车占道行驶并且不减速,吓得司机赶紧停车,脸都白了。我们伸头一看,不禁出了一身冷汗”,郝永禄说:“我们的吉普车开得慢,停得早,不然再往外开一公分,就掉下万丈深山崖了。”看到笔者一脸担忧,郝永禄乐呵呵地补充了一句:“这就像家常便饭一样,有惊无险,习惯了。”
在4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郝永禄和同事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出色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一项项艰巨的任务。如作为课题主要完成人参与“橡胶树在北纬18-24度大面积种植技术”研究攻关,于1982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该技术研究打破了北纬17°以北被视为“植胶禁区”理论,使橡胶树从原产地的南纬4-5°北移到18-24°种植;参与完成的“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研究——中国橡胶树气候区划”项目获全国农业区划成果一等奖、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中国热带作物种植业区划”项目第一完成人,198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参与完成的另一个科研项目成果《海南岛农业区划报告集》获1981年海南科技成果一等奖、1982年广东科技成果三等奖及1985年全国农业区划科技成果四等奖……此外,还承担了“海南岛农业发展战略”和“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区划课题的橡胶树气候区划”以及“天然橡胶、椰子生产发展研究”等国家级科研课题。
1991年,郝永禄以海南省专家身份参加亚洲开发银行援助项目“海南省自然资源管理”的调研,同英国专家一道工作并撰写、翻译有关资料和文章,他成长为热作气象研究方面的行家里手,其扎实的英语功底及精湛业务能力得到了英国专家的高度肯定和赞赏。
授业,用肩膀撑起晚辈成长的阶梯
1997年,郝永禄虽然退休了,但壮心不已,他借出国探亲的机会,前往多伦多大学继续深造学习。回国后的郝教授发现所学的知识很快便派上了用场。2004年,受海南省农业厅的委托,参加了由热科院负责的海南省重点科研课题“海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研究,并担任专家组组长,利用两年时间圆满完成任务,并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信息所的退休老干部,郝永禄始终心系信息所的科研发展情况,多次就“提升科研能力”和“实业兴所”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就在今年四月末今年四月份,还就区域经济与发展战略末来的研究方向、目标、研究内容与信息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006年至2008年间,郝永禄被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返聘还担任了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该学院《农业气象》、《企业管理》、《战略管理》等课程的授课老师。每次上课有200多名学生聆听,选用的教室必须是大教室。此外,郝永禄还热衷于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公益和组织活动,他经常结合自己的科研、学习经历多次给海南大学学生作讲座……已经从海大毕业的高同学说:“郝老师是一位值得尊敬而且平易近人学者”,她的爱人小赖虽然不是郝老师的学生,但是逢年过节总会来拜访郝永禄,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指点”。
而常来为郝老提供爱心帮助的海大志愿者梁同学笑着说,郝爷爷虽然年纪大了,但心态很年轻,经常叮嘱我要学英语、走世界,还叫我少谈恋爱,认真学习。
郝教授同样很关心热科院的青年才俊们,他为了给新一代的科技人员作报告,不顾年事已高,不畏舟车劳顿,辗转参加了海口、儋州、湛江院区三地题为“弘扬热作精神,建功热作事业”的院情院史报告会。
郝永禄教授与年轻同志在一起
如今,郝永禄仍然致力于热作农业科技创新,他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热区,情系热科院和海南农垦发展,近年来在不同场合向我院递交了关于高端热作项目的建议,如高产、稳产“无人”橡胶园的建设研究;利用无人机技术喷洒农药;建立现代高效“无人”椰子园的研究等。每当谈及这些建议,他就激动地说:“只有科技创新才能解放生产力,也唯有科技创新才能使我们的热作产业提质增效”。
学习,是点亮人生的一盏明灯
郝永禄本科是大气物理专业出身,但是被分配到了农业领域,一骨子的倔劲促使着他不断去学习。领导问他能不能干好这份工作时,郝永禄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能!”然后又不无机灵地补多说了一句:“但是你们得教教我。”
于是,1954年郝永禄被安排脱产学习一年,前往华北农科所(中国农科院的前身),师从留德博士、中国第一代气候专家吕炯。吕老教授对郝永禄的期望值很高,他说:“热区的橡胶问题要靠你们想方设法去解决了。”而后,在1958年,郝永禄参加了由苏联专家主讲的学习班,进一步打夯实了专业基础。
谈起谈及自己的学习经历,郝老的眼里依然流露出对知识孜孜不倦的渴求与热爱之情,并深切感受到了来自学习的魅力以及自豪感和成就感。“现在是学习型社会,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真正体现人生的价值。”他认真地说。也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使他完成了从大气物理研究到农林气象研究再到农业区划研究的成功跨界。
“我觉得自己并没有老,还可以做很多事情。”谈起退休的感受,热爱学习的郝永禄微笑着说。郝老一直坚持学习,学到老、活到老,每天利用报纸、电视、电脑、微信等媒体学习。“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这是郝老40多年的科研生涯和退休后的活动经历给我们的启迪。退休后,他系统地自学经济与管理学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兴趣愿望。
郝老告诉笔者说:“我觉得啊,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浮躁。”他希望年轻一代能守住核心价值观,注重外语能力的学习和提高,业务不能马虎,生活不能糊涂。说完,他又想了想说:“还要少谈点恋爱。” 笔者刚要笑,他已经笑出来了,仿佛他的幽默开朗经历许多年的风雨却依旧不变。
也许,从一张履历表上,我们眼中的郝永禄是一位做平凡事的教授,如同千千万万个为中国科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专家学者一般,润物细无声。但是,当我们走近他,聆听他时,才会发现郝永禄的乐观阳光、求知若渴,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稀缺的精神吗?
时代需要领袖,更需要扎根基层、心怀国家与人民的奉献者们。因为是他们成就了时代的辉煌,是他们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蓝天,他们用青春年华记录了中国崛起的轨迹,他们将生命的赞歌献给了一生挚爱的土地。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为中国的明天而努力。
采访后记:当再度采访老教授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是一位朴实、务实、向上的老人,他值得我们学习。老一辈创业者,真正的两院人,纵然有一千个理由可以选择大都市的繁华、富贵、安逸,但为了责任和担当,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两院,选择两院就是意味着选择奉献,奉献艰苦、奉献偏僻、奉献清贫......并且是无私的、忘我的、不讲条件的、义无反顾的。这就是他们身上彰显的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两院精神,正因为两院精神,让老一辈两院人坚持着朴素严谨的定位,肩负历史使命。除了奉献精神外,又是什么支撑他们在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选择奉献,用最饱满的热情、最年轻的生命、最严谨的作风、最踏实的干劲谱写了两院历史上最壮丽的诗篇呢?我认为应该是信念,对热作科技事业的信念,有了这种信念,“荒野崛伟业、茅庐出俊杰”、“儋州立业、宝岛生根”就不再是一句神话或空话。是这坚定信念的支撑,得以实现热作事业实现伟大的跨越。郝永禄是这成百上千老一辈创业者中普通一员,正是他们的奋斗史汇聚成了今天热科院恢弘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