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海南椰子产业在种植、加工、销售等诸多环节面临一系列挑战,需通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予以突破。对此,1月12日,海南省政协委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研究员、椰子研究中心主任杨耀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通过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优化种植体系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海南椰子现代产业体系。
海南省政协委员杨耀东。记者 李昊 摄
杨耀东介绍,据其了解,海南椰子产业在种植环节中,仍存在品种结构失衡、种植碎片化等不足。在加工环节方面,企业规模偏小,资金短缺制约技术升级与设备更新,多以生产椰汁、椰肉干等初级产品为主,精深加工产品占比不足10%。技术研发滞后,由于缺乏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在椰子油精炼、椰子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等高精尖领域技术攻关乏力,产品附加值低,高端市场份额少,同时产业协同不足,企业间各自为战,同质化竞争激烈,忽视了产品创新与品质提升。在销售环节方面,品牌建设滞后,销售渠道传统且单一,主要依赖批发商、零售商线下销售,电商渠道开拓不足,线上营销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还有就是市场信息不对称,种植户、加工企业对市场动态把握不准,易出现产品积压或缺货现象,影响产业整体效益。
对此,杨耀东表示,可通过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建立海南省椰子产业技术体系,推进有组织系统性的技术创新,科技入链,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制定和实施统一的生产标准,确保椰子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推进椰子产业链的优化,科学地预测和管理椰子生产中的风险,比如病虫害防治、气候变化适应等,技术进步和市场开拓,提高椰子产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优化种植体系,加大品种改良力度,由政府牵头,联合科研机构、高校,设立专项基金,加快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每年推广矮化新品种4-5万亩,提高矮种椰子种植比例,实现早结、高产、优质目标。示范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每年培训人次不少于2000人。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对灌溉、排水、道路等设施建设投入,建设一批高标准椰子种植园,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确保椰子稳定生产。
在强化加工环节方面,杨耀东建议,实施加工企业培优工程,筛选一批有潜力的中小加工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引导其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围绕椰子精深加工关键技术难题开展攻关,重点突破椰子油精炼技术、椰子蛋白多肽提取技术等,开发系列高附加值产品。成立椰子加工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和自律公约,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引导企业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在创新销售模式方面,杨耀东建议从品牌打造方面入手,挖掘海南椰子文化内涵,设计统一、辨识度高的品牌标识,整合全省椰子产品资源,推出 “海南椰子” 区域公用品牌,并通过广告投放、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销会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发展电商平台,搭建海南椰子官方电商网站,组织专业电商运营团队,开展线上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活动。建立市场信息监测与预警机制,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实时跟踪椰子产品市场供需、价格走势等信息,为种植户、加工企业提供精准决策依据,避免盲目生产。
“还要加强产业协同与保障。”杨耀东认为,可通过完善产业政策支持体系,省、市两级政府制定椰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环节给予全方位扶持,确保产业有序发展。强化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如开发 “椰子贷” 等特色信贷产品,针对种植户、加工企业不同需求提供精准融资服务。构建质量标准与监管体系,制定涵盖椰子全产业链的质量标准,建立严格质量检测制度,从源头保障椰子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南海网报道链接:
海南农业农村转载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7XyPM_kBwy5FgcfXNjd_9w